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清華教授團隊“重現”圓明園歷史原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0 15:55:57


  截至目前,圓明園精准數字複原達全園總量的60%。昨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團隊舉行發布會,介紹了數字圓明園研究和應用項目成果。作為梁思成的學生,郭黛姮和她的團隊利用嚴謹精確的數字化建造,用15年時間重現了圓明園的歷史原貌。

  不同景區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面貌

  今年是圓明園建園310周年,為了讓這座承載歷史和記憶的“萬園之園”重現當年模樣,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帶領她的團隊用了15年,完成了所有能够采集到詳實信息的景區的數字化複原工作。目前,精准數字複原景區達全園總量的60%。

  15年,如果用數字來形容,80餘位專業人員,15年專注於遺產保護,10000餘件歷史檔案,4000幅複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終於讓圓明園跨越了310年的時光,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
“為了了解圓明園的性質特點,團隊裡一位博士生天天騎著自行車去國家博物館查閱皇帝的起居注,發現皇帝駐園時間超過居住在紫禁城的時間,最長的一年能住300多天。”郭黛姮介紹。

  這也讓研究人員們認識到,圓明園是皇帝“臨朝理政”的場所,實際上是紫禁城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而不只是皇帝的離宮別苑。帝王的旨意是左右景區建設的關鍵,園中建築與園林的上百組景區,大都是為了“理政”來服務的,園中景觀隨著帝王審美理想的需求多有變化。

  複原之後,不同景區在不同歷史階段有著不同面貌,有的景區可以看到在5位帝王使用中發生過7次變化。
每複原一個景區需要10多道程序

  “文物建築要保留原有狀態,但百姓心裡也有遺憾,不知道圓明園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希望還原圓明園的樣貌。”郭黛姮說。

  郭黛姮和團隊成員對每處建築都要從內部結構做起,柱、梁、鬥拱、椽子、門窗、瓦件、吻獸等都要求三維建模,彩畫要按照不同的時代風格繪制,并體現出時代風格和場景的變化。每複原一個景區需要10多道程序,包括遺址信息精確采集與記錄,文獻資料精細研讀,樣式房建造技術分析,殘損構件的虛擬拼接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