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天安門廣場為什麼要修得那麼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5 11:06:54


  天安門廣場究竟要建多大?在1950年代曾經有過一番討論。開始,參與討論的蘇聯專家曾提出,當時北京的人口只有140萬人,而且世界上的城市廣場“一般都是五六公頃”,所以不宜搞太大。這裡,一個可比的廣場是,莫斯科紅場的面積為9公頃。但這些建議遭到中國官員和專家的反對。中方認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天安門廣場是政治活動時“群眾遊行集會的中心”,所以廣場的面積不能太小。其實,到了1956年時,天安門廣場已經有十餘公頃了。

  這件事情是毛澤東拍的板。1956年10月,彭真在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會上透露了毛澤東對於北京人口規模的看法:“毛主席說,北京不要一千萬人?將來人家都要來,你怎麼辦?”事實上,在1950年就已經有人提出要修建一條“必須能應付將來一百萬人隊伍的大遊行”的“遊行道”。

  曾直接參與天安門廣場設計的陶宗震回憶,當時,他到了北京市規劃管理局,總圖室副主任沈其直接向他布置規劃設計任務:天安門廣場紅線寬度為500米(即長安左門至長安右門的距離),廣場的深度為800餘米。人民大會堂北墻與對面中山公園南墻間紅線為180米。後來陶宗震得知,有些尺度是經毛澤東確定的。這一尺度,使得天安門廣場的總面積達44公頃。

  本來,陶宗震在自己的設計思路中,對於廣場會不會顯得過於空曠和呆板,同時廣場硬地面的“熱島效應”(日照的熱反射)都有所考慮。但對於天安門廣場的設計考慮,首先是政治的。陶宗震記得,有一天,一位名叫辛毅的指揮過節日遊行檢閱的解放軍軍官來見他。辛毅對天安門廣場規劃提了三點要求:一、天安門廣場及東西長安街要求無軌無線;二、要考慮路面經得起60噸裝甲車的行駛;三、道路及廣場要求“一塊板”(即長安街與廣場融為一體),以便於遊行集會。

  許多年以後,陶宗震才得知這些要求的提出還有一層考慮,就是為了戰備需要,緊急時刻能在長安街上起降飛機。

  1958年11月,天安門廣場擴建工程和(中共)國慶十大工程同時開工。10個月後,它在世人面前亮相,人民大會堂等周圍建築也同時以驚人的速度竣工。此後,天安門廣場雖還有過若干次擴建改造,但它今天的基本風貌就在1959年奠定。

  (來源:搜狐歷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