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脾胃弱怎麼冬補
http://www.CRNTT.com   2019-01-07 15:04:13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冬日進補,來年打虎”,為了冬補,有的人自行購買人參、鹿茸等大補之品;有的到醫院找中醫望聞問切後,量體進補;有的選擇各種膏方進補……但有些人卻越補越“虛”,出現腹脹、腹痛、上火、惡心等症狀,即中醫所說的“虛不受補”。

  “虛不受補”最早見於清代陳士鐸著《本草新編》,“愈補愈虛者,乃虛不受補,非虛不可補也,故補之法亦宜變。補中而增消導之品,補內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補而補之,更佳也。”這句話狹義上是指脾胃虛弱不能消化補藥,廣義上則泛指補藥在被消化吸收後產生了各種不良反應。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就要考慮自己是否是“虛不受補”,並在以下幾個原則指導下,科學進補。

  1.調理脾胃。

  胃氣指脾胃之氣,是後天生化的源泉。《黃帝內經》指出:“五臟者,皆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說明人以胃氣為根本,也因此把脾胃稱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不僅食物,藥物也要經過脾胃功能的運化,才能夠輸布全身,發揮其療效。同時,脾胃不適影響藥物的消化吸收,而某些藥物也會增加脾胃負擔,甚至損害脾胃功能,加重其病變。因此,在冬補時,應慎重選用藥材、食材,並兼顧脾胃的功能,保護胃氣。

  2.辨證體質。

  一個人的年齡、身體狀況不同,病證有別,季節有變,體質各異,所以進補必須對症;而中醫認為,“一藥一性,百病百方”,每種補益藥品只適合一定的體質、治療一定的病症。如果不辨氣血陰陽、五臟虛實,一味地濫補,就會出現不適症狀。因此,進補前,一定要到正規機構辨明自身體質。如常表現為津少口渴、潮熱盜汗、眩暈遺精等為陰虛;有全身功能衰退、怕冷、腰酸背痛、四肢不溫、陽痿等屬腎陽虛虧;表現為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月經量少者則為血虛;平日感到乏力、氣短者多為氣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