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港深金融增合作競爭優勢可互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3 11:18:12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深圳市長許宗衡親率高層代表團訪港,推動與香港的金融合作,並已取得一些本港金融機構在深建立後勤業務的意向深圳為配合其發展宏圖,可為兩地合作開拓新空間,由此引生的互動效應值得關注。

  香港《大公報》今日社論說,深圳此次確是有備而來。根據其「十一五」規劃,金融將要成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目標是把深圳建成國內一流的區域性產業金融中心,和金融的創新、資訊及配套服務等中心。為達以上目標,重點策略之一是加強與香港合作,希望借助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來加快其升級進程。正如深圳方面所說,該市離香港最近,若不善加利用實是失諸交臂。當然,這還可助深圳面對國內其他中心如上海、廣州等的競爭挑戰,甚至可以借船出海,通過香港發展國際金融交往。

  為發展金融深圳已作出巨大努力,並計劃周詳,有基於認真科學分析的具體行動方案。政府的幹勁與深思熟慮確令人生敬。深圳希望吸引更多香港及外國金融機構到來設點,一是匯聚到新建的福田中心商業區開設業務點,並已預留了土地。二是到特區外設後勤服務基地,並已計劃撥巨資在龍崗、寶安等地區設立有關的營運中心。為配合這兩項,深圳又出台了系列的優惠政策,重點之一是全權擁地的,設點機構除可得獎金外,還有返還部分地價及購、租樓房補貼等好處;之二是針對專才的,如給予高管人員住房補貼及子女入學照顧等。開辦金融業的基礎元素首要是辦公室及人才,深圳的優惠確是有的放矢。

  社論指出,對香港金融業而言,與深圳合作可帶來至少兩大好處:降低後勤成本增強競爭力,和利用在深設點開展內地金融業務。事實上已有不少本港金融機構到深圳等地開辦分行及後勤服務中心,隨著內地不斷擴大金融開放及CEPA的落實,這些活動將與日俱增,而深圳正好趁此大潮,利用毗鄰香港優勢搶佔先機。

  從長遠看,更值得注意者是通過港深合作,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建立創新基地,並由此為兩市帶來商機。目前香港試辦人民幣業務,便在很多方面要通過深圳進行,而港深間逐步建立起結算、支付體系等金融基建設施,亦為開展創新性合作奠下良好基礎。例如將來要推行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的外貿合約,港深合作尤為必要。

  社論再指出,另一方面,在港深合作強化及深化下,必將令深圳金融業的水平大幅提高,從長遠看難免會給香港帶來競爭。然而在全球化下任何兩地都會有競爭,只是範圍及強度不同而已,毗鄰的港深之間直接競爭肯定不少。另一方面,競爭也可促使雙方進步,並形成最能發揮各自優勢的最佳互補分工模式。內地人士慣說內地發展不會對香港構成競爭,這不單有違經濟科學原理,亦有小看香港之嫌。作為自由港及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香港是在激烈競爭中取得今天的地位,絕非保護主義下的溫室嬌花。因此香港不怕競爭挑戰,即管放馬過來。

  社論認為,當然,香港也必須正視深圳的實力。深圳已是全國的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相對香港有成本較低(尤其土地、工資)和高科及工農產業基礎齊全等優勢,在吸收香港的經驗及人才後,必可有一番作為。特別是風險投資及創業板等方面潛力不少,將有出人頭地之日。因此,當人們說香港不會被「爬頭」之時,最好有實質提升水平的行動作後盾,切勿只說空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