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曾蔭權借鏡新加坡 應取其精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8 10:22:02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天在總結新加坡之行時表示,佩服新加坡政府講求效率,對新加坡著重發掘政治人才印象深刻,認為新加坡著力發展教育樞紐值得香港借鏡。

  《文匯報》今天發表社評認為,曾蔭權的總結觸及新加坡的主要長處,證明他不虛此行。但借鏡新加坡,除了不能盲目抄襲外,更重要的是要取其精華,才能避免畫虎不成反類犬。 

  新加坡政府做事講求效率,實際上體現了鮮明的行政主導特點,這與香港長期形成的行政主導模式,具有相同的歷史和經濟背景。新加坡和香港都是資源匱乏的彈丸之地,連淡水也分別靠馬來西亞和中國內地供應,星港之所以迅速發展成先進經濟體系,一個重要原因,是星港都是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經濟訊息,都需要一個決策迅速和高效並起主導作用的行政體制,才能及時處理各種紛至沓來的問題。可惜,香港回歸後,港星的行政主導此消彼長,新加坡政府保持講求效率的傳統,香港特區政府卻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狀態。曾蔭權佩服新加坡政府做事不拖拉,是看到了星港的差距。 

  社評認為,港星的行政主導此消彼長,原因當然複雜,但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新加坡始終抓住經濟不放鬆,政府和議會都圍繞經濟問題運作,連開設賭場這樣爭議性極大的問題,政府和議會都能互相配合,盡快落實。香港則逐漸重政治而輕經濟,政治議題很容易炒熱,經濟問題卻乏人問津。立法會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政治角力場,政府施政備受掣肘,重大經濟民生問題被政治化,行政主導逐步朝立法主導和司法至上演變。香港行政主導不暢,連累經濟民生問題拖延不決。香港要學習新加坡政府和議會始終抓住經濟不放鬆,而非學習新加坡政府包辦一切和嚴厲管治的模式,那是香港無法亦不可能模仿的。 

  新加坡政府始終如一地堅持李光耀確立的“人才立國”的戰略思想,並建立了一個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培養選拔機制,以保證最優秀的人才在政府機構掌握權力。新加坡深信“劣幣驅逐良幣”的道理,認定拙劣的領導人會拒優秀人才於門外,所以新加坡最關鍵的發展因素,在於部長能力高強,並擁有一群素質高的公務員做後盾。相比起來,香港的公務員體制十分封閉,政務官循規蹈矩有餘,開拓進取不足。雖然高官問責制可令特首從公務員隊伍以外提拔部分主要官員,但特區政府沒有向社會開放,引入人才,沒有廣泛培養政治人才。香港學習新加坡發掘政治人才,不可能走執政黨模式,應在政府體制的各個層面廣納社會人才。 

  社評認為,特首表示借鏡新加坡發展教育樞紐,願望雖好,卻缺乏配套設施。目前本港升讀大學的本地學生只有二、三成,說明離教育樞紐目標尚遠。特區政府應以適當政策扶持民間辦學,增加大學和中專學校數量,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