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會熱議:代表委員破解民生難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00:10:02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郭至君)“使勞動者生活更加體面、更有尊嚴” 、“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關愛和溫暖”、 “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話語傳遞著濃濃的為民情懷。醫療、教育、食品安全、住房……等等問題不僅成了中國政府非常關注的話題,也是中國老百姓天天念叨著的話題。可以說,“民生”二字已經貫穿到了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兩會也已經成為了代表委員們為“民生”集體發聲的舞台。

  醫改應向縱深發展 醫患關係要調整

  最近一段時間,醫療改革和醫患關係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兩會的代表委員也在接受訪問時紛紛談及對此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說,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他建議,應按年齡分段,調整支付最高限額。以45歲為界,提高45歲以上參保人員門診報銷最高限額,降低45歲以下參保人員門診報銷最高限額,有利於統籌分配,更好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

  他還說,修訂年終核銷結算辦法,門診結算報銷指標應不設年度限制。當年醫保門診支出多,下一年可按比例提高支付比例;當年醫保門診支出少,下一年可按比例降低醫保門診起付線,來引導參保人員按需取用,促進醫生合理用藥,確定單病種醫保報銷基本線,控制使用高價藥及材料以及對高價貴重藥品、醫用器械等的限價報銷。

  全國政協委員劉榮玉則說,目前中國基本醫保制度已經實現全覆蓋,但仍然分為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分塊運行的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模式造成保障基金運行穩定性不夠高,使醫療保險優越性大打折扣,難以體現社會公平和資源共享。劉榮玉建議盡快實現“三保合一”,加快整合城鄉基本醫保制度,交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建立起三保合一的一體化服務,實現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一個窗口辦事、一站式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馬尚英表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在甘肅,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在基層還很突出。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都面臨醫療設備短缺、床位不足、醫生不夠的問題,不能滿足群眾的看病需求,不得不到省級醫院或者更大的醫院看病,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他提出要健全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全科醫生培養,讓群眾能夠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要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專門組織應深入調研看病難的問題,在國家層面制定規劃,加強基層醫療設施建設和醫務人員的培養,真正讓群眾公平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郭玉芬則指出,醫改提出來的主要目標是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保基本目前做的還不錯,但強基層、建機制上還需要下很大功夫。現在在硬件投入上不少,但是人員配備和人員素質跟不上,要建立健全相關機制,解決基層醫護人員待遇問題,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基層去工作。要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健全分級診療體系,讓更多群眾能夠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特別是要做到三個下沉:讓病人下沉、醫生下沉、醫保基金下沉,老百姓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醫院看,大病上大醫院看,這樣可以進一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談及如何修復醫患關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委員表示,還是要從文化入手:“我個人的觀點,我覺得患者應該對我們醫生有一個尊重。作為醫生,我們對病人要懷有仁愛之情,我們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就是要救死扶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