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菊宣布啟動高雄大美術館計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7 15:38:16


高雄市長陳菊(左)及“教育部長”潘文忠共同宣布籌設全台首座“學產紀念公園”。
  中評社高雄6月27日電(作者 崔家齊)高雄市長陳菊及“教育部長”潘文忠24日共同宣布籌設全台首座“學產紀念公園”及啟動高雄“大美術館計劃”,解決美術館近30年沉重租金負擔,並藉由高美館由內而外環境、軟硬體與行政組織改造,呈現給市民一個耳目一新的美術館。

  陳菊闡述“大美術館計劃”時表示,鐵路地下化後綠廊長達15公里,高美館園區由內而外啟動一連串整體改造,除東北角基地將作為“學產紀念公園”以公共藝術景觀重塑外,東南側園區緊臨美術東二路與高美館舍,市府將以平均地權基金挹注一億元,進行美術館內104-105展覽空間改造以及園區入館動線、水域調整及水道景觀工程。

  此外,西北角園區緊鄰明誠路段銜接台鐵內惟站,西側園區銜接台鐵美術館站,以水廊與綠廊規劃,馬卡道路園道與美術館園區也將進行縫合,並結合水岸輕軌及鐵路地下化等外部環境改造,著手規劃美術館第二館區,打造以兒童與青少年為主的年輕世代館舍,未來大美術館藝術生態園區透過行政法人化、組織改造由內而外,讓高美館邁向新型態美術館。

  高美館於1994年成立,40公頃園區中有16公頃土地為公有學產地,從1988年開始承租,每年繳納3400萬高額租金,截至去年為止已繳交近7億元租金。為減輕租金負擔及考量城市的整體發展,市府從2006年起積極爭取與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市有土地交換,期間歷經積欠租金、興訟及以地易地交涉等周折過程,多達數十次的協商仍無共識。

  去年9月10日事情有了轉機,“教育部”率先提出合作設置“學產紀念公園”,經“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居中奔走,與高雄市政府達成協議,經由土地集中與區位調整、免除租金,解決美術館公園近30年沈重的租金負擔,也解開美術館園區土地將近30年無法整體運用發展的緊箍咒,一舉開啟了美術館園區與城市發展的願景。

  陳菊指出,美術館學產地問題是她從2006年上任高雄市長以來,一直念茲在茲、最想儘快達成的大事,如今終獲解決,要特別感謝“教育部”的協助,雙方共同合作意義非凡,不僅發揚了先民無私捐產興學的熱忱,更讓學產地發揮最高的使用效益。

  潘文忠表示,“學產地”早期又稱“學田”,於漢人社會行之有年,最早文獻始於宋朝民間,由地方仕紳興學、助學之機制,台灣緣於清朝時代地方熱心教育人士獻田興學,歷經300多年歷史,經日治時期與民國,初時由省府教育廳經管,1998年精省後由“教育部”主管,學產基金主要來源為學產財產之管理收益,以補助低收入與急難救助學童就學以及特殊專長團體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美術館能走到今天,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8479)董事長林富男可說是幕後推手,與高雄的藝文發展淵源很深,高雄市前市長蘇南成曾說“沒有林富男,就沒有現在的美術館園區”。高美館所在的內惟埤早年違章工廠林立,環境雜亂無章,林富男多次向蘇南成建言在該地興建美術館,獲得蘇南成大力支持,因此進行土地重劃,沒想到引起地方抗爭,於是林富男出面與當地民眾居中協調後,美術館園區終於有了眉目,1991年他更贊助市府舉辦“第一屆高雄國際雕塑創作研究營”,提供住宿與機票邀請世界各國雕塑家來台,當時留下來的作品,也就成了高美館園區後來的“雕塑公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