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勿低估貪腐的殺傷力 可借鏡國民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3 09:15:40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就在陳水扁的家庭醫師黃芳彥被檢調約談的同時,台灣前中華開發董事長劉泰英被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在此同時,中國時報的一份政黨清廉度民調顯示,認為民進黨是清廉政黨的只有一成三,認為不是清廉政黨的有五成六,認為國民黨是清廉政黨的只有一成五,認為不是清廉政黨的占約四成九,幾乎就是五成了。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上述兩個事件與這分同步公布的民調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它透露的訊息是:一、民眾認為當下民進黨的貪腐程度,已經超越國民黨了;二、國民黨在野的這幾年,儘管宣稱有在銳意改革,但顯然還沒有洗掉昔日的貪腐形象。
  
  劉泰英的判刑,立即勾起了許多人不愉快的記憶。這名國民黨昔日主管黨產的大掌櫃,曾經手握數以億計的龐大資金,介入各種公民營機構的股權轉移、掏空資產、內線炒股、收取回扣佣金、業務侵占、虛報假帳、侵吞獻金……等等,說他曾經權傾一時甚至呼風喚雨並不為過。還記得三年前劉泰英所涉相關弊案初爆發時的景象嗎?那時節與此刻當朝所爆發弊案的模式頗為近似,不爆則已,一爆就是一大串!那時節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認為劉泰英涉嫌貪污案十餘宗,收賄近十四億台幣,要求法院處刑十六年。而法院裁定以六千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限制出境。記得當時六千萬的鈔票擺滿了四張桌面,五名法警同時數錢,點了一個多小時才完事。如今,台北地院審理了三年才做出判決,比當初檢方的求刑減了一半,再加上還可上訴高院,這場訴訟還有段不算短的路要走。
   
  社論說,劉泰英出任中華開發董事長及國民黨黨管會主任委員,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十多年之間國民黨的黨產從一千億的規模,萎縮到他被起訴時只有一百億上下,而要知道那時節他連個公職也沒有,卻權力通天,深得層峰寵信,走到那裏各級官員都必恭必敬,對政商分際與吏治文化的破壞甚鉅,而這筆帳當然就全算在國民黨的頭上了。還記得那幾年民進黨打選戰,對國民黨打黨產、打黑金、打貪腐永遠有效,選民光想到劉泰英的所作所為,票就投不下去了。國民黨為了這個包袱在二○○○年交出了政權,可謂付出沈重的代價,而這種黑金、貪腐的印記甚至到現在都還未洗盡。民調的數據清清楚楚,有剛好五成的民眾依舊不認為如今的國民黨能夠算是清廉政黨。部分原因就是這種對昔日國民黨的印象與記憶太深刻了,當然這也顯示國民黨這幾年的改革,民眾認為做得還不夠!講再直接一點,當國民黨用“清廉對抗貪腐”來批判執政黨的時候,民眾也許接受民進黨是個貪腐的政黨,但並不意味民眾同樣接受國民黨可以理所當然的居清廉的這一邊。
    
  社論指出,黃芳彥被檢調約談,被一般論者認為是相關弊案能否進一步向上發展的關鍵。而也就在這幾天,有關黃芳彥將“一肩扛起”、“一概否認到底”、“辦案層級就到黃芳彥為止”等訊息不斷傳出,再加上趙玉柱、趙建銘父子所涉弊案亦可能於近日偵結起訴,看得出來執政當局在罷免案落幕後,急於從弊案泥淖中脫身的意圖。

  問題是民進黨似乎完全低估了這波弊案風暴對其形象致命性的殺傷力,到現在都還有不少該黨的領導精英在為反罷免一役的勝利而沾沾自喜,殊不知民進黨很可能因此“贏了戰役,卻輸了戰爭”。“捍衛本土政權”名義上保住了陳水扁,實際上卻換得了“捍衛貪腐政權”的污名,五成六的民意認為民進黨不清廉,這個審判難道還不夠嗎?這一點連李登輝都看出來了,拿著龍應台在本報撰寫的文章〈今天這一課:品格〉要陳唐山轉給陳水扁,直接挑明:別拿本土混淆貪腐!
    
  社論說,民進黨當然可以繼續批判國民黨過去五十年的貪腐,但千萬別忽略,在多數民眾心中,今天民進黨貪腐的程度,已經勝過國民黨!而不少民眾認為他們已經用選票懲罰過國民黨了,如今劉泰英被判八年,雖說整個司法程序還未走完,但已經是在逐漸“結帳買單”了。而民進黨的相關弊案,到現在偵查階段都未結束,未來幾年肯定還會纏繞著民進黨不去,這一點民進黨肯定會在未來各項選舉中付出沈重的代價,而且還是才要開始,要掙回昔日“清廉”的令名,恐怕比目前的善後還要困難。這一點,國民黨的處境,正是它的一面鏡子。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