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7000信眾下旬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3 20:43:52  


湄州島是媽祖文化發祥地,島上的媽祖祖廟是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媽祖宮廟鼻祖。
湄州島巨大的媽祖雕像。
福建泉州市委副書記龔清概(右)與參訪團團長林於國互贈紀念品。(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福建湄洲9月13日(記者 陳耀桂)福建省湄洲島旅遊度假區書記陳元今天表示,9月25日起,台灣大甲鎮瀾宮將攜同臺灣媽祖聯誼會37個成員宮廟組織7000多名信眾代表,前往福建莆田,舉行為期三天的2006年湄洲媽祖祖廟、賢良港天后祖祠謁祖進香活動,這將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臺胞到大陸進香交流活動。

  陳元今天在湄洲島對港台傳媒海峽西岸參訪團表示,這幾天莆田市有關部門以及湄洲島、秀嶼區賢良港媽祖祖祠等有關部門正積極部署,為迎接台灣7000信眾的到來做好各方面準備。他說,大陸中央電視臺和臺灣東森電視臺等多家電視媒體,將首次直播臺灣信眾朝拜媽的活動。 

  福建泉州市委副書記龔清概今天也向參訪團表示,大甲鎮瀾宮媽祖信眾在參加完湄洲謁祖進香活動後,本月28日將前往泉州參訪,泉州上下也正為此進行各項接待準備。

  湄州島是媽祖文化發祥地,島上的媽祖祖廟是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媽祖宮廟鼻祖;臺灣有媽祖宮廟3000多座,信眾1600多萬人,每年前往湄洲朝拜媽祖的臺胞多達10萬人次。 

  據了解,大陸中央電視臺十分重視這項海峽兩岸文化宗教盛事,決定和臺灣東森電視臺聯袂攜手,透過電視直播活動,向海內外觀眾介紹媽祖文化的淵源以及福建、媽祖故鄉莆田的發展和對臺經濟、文化交流情況。
 
  另方面,湄洲媽祖祖廟被列為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為了更好地保護這座珍貴的祖廟建築及其附屬文物,莆田市文物保護部門日前公佈確定了湄洲媽祖祖廟保護範圍。 

  據史料記載,湄洲媽祖祖廟始建於西元987年,後來經過元、明、清3個朝代不斷修葺擴建,其中明代鄭和奉旨上島主持禦祭並大興土木,初步形成“宮殿淩雲”的媽祖廟建築群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媽祖祖廟擁有正殿、偏殿等建築群,共有16座殿堂樓閣,99間齋舍客房。媽祖祖廟至清乾隆年間基本定型,形成以正殿為主體的建築群。現在該廟依然保持明代佈局和清代建築風格,沿用部分明、清石柱和柱礎,並保存宋代天井。其寢殿、正殿和聖父母祠梁架結構,是研究福建沿海廟宇古建築的寶貴實物資料。 

  被列為保護的湄洲媽祖祖廟具體範圍是以祖廟正殿為中心,東北至媽祖石雕像處,東南至觀音殿,西北至梳妝樓外15米處,西南至大牌坊外15米處。在此基礎上,文物保護單位確定了祖廟周邊的建設控制地帶分別為:祖廟保護範圍向四周外各延伸20米,自西軸線大牌坊向東延伸630米,自媽祖石雕像向東延伸260米,自媽祖石雕像向北延伸400米,自媽祖石雕像向西延伸400米。 

  另據悉,“海上女神”媽祖的故鄉——福建莆田湄洲島正大力推進民居屋頂“平改坡”工程,使媽祖祖廟建築群與周邊民居建築相諧調。  

  媽祖祖廟周邊的民居多為石頭建築,屋頂則用水泥築成平臺且雜亂無章,與輝煌壯觀的媽祖祖廟建築群形成強烈反差。為此,湄州島在媽祖祖廟所在的宮下村實施民居屋頂“平改坡”工程,採取資金獎勵辦法全力推動。全部“平改坡”工程將爭取一二年內完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