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包承柯:開展交流 構建兩岸共同文化認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3 00:46:55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中評社報道組)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昨日在中華文化復興論壇上表示,兩岸需要在新時代,超越彼此的狹隘見解,合心合力共同繁榮中華文化的內涵,建立兩岸共同的文化認同。

  包承柯表示,兩岸關係經歷了對立至和解的過程,在11月7日迎來了兩岸政治領導人時隔66年來的首次會面。這次會面也是兩岸化解了長達66年的敵對心態,在領導人的見證下,開啟了兩岸走向和平之路的新一頁。

  今天的兩岸關係雖然受到政治和歷史層面上多重對立因素的影響,但是兩岸社會中彼此依舊對中華文化持有強烈的歸屬意識。中華文化是歷史悠久的文化意識,有著五千年以上傳承的歷史完全可以跨越38年因為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對立,也可以揉平120年前給台灣當地民眾帶來的創傷。兩岸人民都深受中國文化的思維架構和行為規範的影響,在人們自我歸屬意識的選項中把自己規定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選擇是其中絕大多數的選項。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又是一個同族同源的群體,再多的對立和政治分歧只是這一文化巨流中的一個分支而已。包承柯認為,化解彼此之間的政治分歧,在中國重新崛起的過程中,合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才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

  包承柯在發言中指出,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價值體系同時影響著兩岸的民眾。儘管海峽兩岸社會自1949年以來有長達38年彼此不相往來,儘管兩岸人民在政治思想意識形態上有著不同的思考,但是兩岸對於承繼中華文化思想的努力沒有片刻停止。儘管沒有了傳承上千年之久的科舉制度,但是現代社會的教育體制同樣把我們所需要的中華文化年複一年地傳到每個受教育的中華兒女的腦海裡,這是這些超越了38年對立的相同文化,使得我們兩岸在重啟接觸、重新交往的進程中,可以較快地通過共同文化和思想架構起來的橋梁進行深入地交流,這就是我們為之自豪的文化價值的作用和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