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民進黨今日困境 三十年前就已注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2 10:10:22  


  中評社香港5月2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民進黨陷於今日困境,一方面「中華民國」被其撕裂,另一方面「台灣共和國」淪為「自欺欺人」,其實皆是三十年前就已注定。

  社論說,時光倒帶,三十年前,大約就是「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及蔣介石逝世的時候,再往下延伸就到了台美斷交及蔣經國健康惡化的時際,民進黨的前身「黨外」遂於內外情勢丕變中趁勢而起。當時的輿論就提醒「黨外」:必須將「民主工程」與「民族革命」區分清楚,亦須將「民主工程」與「台獨革命」區隔清楚。

  當時,「黨外」口頭上不承認搞「台獨」,在美麗島大審時亦無人承認;但在實際上,自「黨外」至民進黨,「台獨」卻始終為其意識形態的主軸。輿論早已指出,「黨外」及民進黨的這種「台獨為體,民主為用」的策略,確實有相當的爆發力,但「致遠恐泥」,未必能成為可大可久的台灣生存戰略。

  社論指出,但是,當輿論提醒「台獨」的侷限時,「黨外」與民進黨就指輿論是「反民主」。「黨外」與民進黨,就這樣一直將「台獨」與「民主」冶為一爐,甚至用「民主」做為「台獨」的面具,走到了今天;一直到了執政五年後,才從陳水扁的口中說出,「台獨」是「自欺欺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台獨」為什麼是「自欺欺人」?為什麼「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因為,「台獨」對內是撕裂社會,對外會製造戰爭;這些「台獨」的根本問題,早在三十年前輿論皆曾指出,絕非後見之明。至於如今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則非三十年前所能預見,卻更增添了「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客觀因素。再者,民進黨如今的大貪大腐,使「台獨」憧憬加速破滅,亦非三十年前所能預卜。

  社論說,三十年前的台灣,猶如走到了一條大河邊,朝野都知道,不過河,是不行了!「黨外」也是當時主張必須過河的先鋒。唯輿論的提醒是:河是非過不可;但過了河,卻不要上錯了岸。當時,「民主工程」在對岸,「台獨革命」也在對岸。輿論提醒「黨外」,不要上錯岸,就是指過了河後,應向「民主工程」上陸,勿向「台獨革命」登岸。

  社論說,在戒嚴體制下,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大力運用「台灣意識」,是理所當然;但是,應不應操作成「台獨意識」,卻繫乎運動者的境界與瞻矚。回顧當年「黨外」及後繼的民進黨之發展,雖因「台獨」而獲得了很大的政治動能,如今卻顯然已被「台獨」羈絆,因此亦被時代及民意所離棄。這一切,在三十年前即已注定。

  如今,「台獨」像是一根牢牢插在草地裡的鐵樁,而民進黨則成了被拴在鐵樁上的牛,只能在套在牛鼻子上的繩子的半徑之內吃草。

  社論指出,陳水扁在說過了「台獨」是「自欺欺人」之後,竟又回到「廢統」及否棄「四不一沒有」的路線,正是要把這隻牛牢牢拴在鐵樁上,不容牠到「台獨」半徑外的地方吃草。這不啻是要使三十年來(尤其是執政六年來)已經證實的錯誤,繼續錯下去!

  陳水扁的行為,當然引起民進黨內改革派的質疑。但是,由於所有的民進黨人皆曾在自己的鼻子上拴了「台獨」的繩子,所以要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自己解開鼻子上的繩子,也是一樁難以為情之事。於是,以「台獨理論大師」自居者,遂批評陳水扁的「台獨」是「激進台獨」,意謂是「壞的台獨」、「不可行的台獨」;而稱自己主張的「台獨」是「溫和的台獨」,意謂是「好的台獨」、「可行的台獨」。這類說法並未面對現實,只是文字遊戲而已。可見,這條繩子綁得有多緊,多麼不易解套!

  三十年來,「黨外」與民進黨在「台獨」運動上確實亦有收穫,但「台獨」的支持者愈多、愈狂熱,如今卻形成了民進黨愈難轉型、愈難解套的困境。

  社論認為,三十年前,推翻戒嚴體制,過河,是非過不可;但是,過了河,卻上錯了岸,如今也恐怕是非承認不可了。如果陳水扁不再說「自欺欺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民進黨內也必須有人出來再說一次!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