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扁御醫逃美 不啻是對扁家的凌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3 09:02:12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社論說,正當太百禮券案進入新的轉折,被指為關鍵中間人的陳水扁家用醫師黃芳彥卻在此際出境,使得案情的偵查未能順利展開。當寫著“扁嫂病危,芳彥速回”的汽車在黃芳彥海外落腳處的門前來回行駛抗議,台灣陳水扁一家的醜聞也隨之延燒到了海外。 

  社論說,如此難堪的場面,原是可以避免的。偵辦太百案的檢察官五月間即曾傳訊黃芳彥,但黃芳彥請假未應訊,隨即赴日;待檢調再次向他發出傳票,黃芳彥又再度請假,以就醫名義轉赴美國。

  兩度傳喚都落空,是檢調失職?或是黃芳彥在迴避應訊?或者是兼而有之? 

  社論指出,從檢調的立場看,黃芳彥在太百禮券案中只是“證人”身分,他又是素負盛名的醫師,自無須限制其出境,沒想到他竟趁隙出境以致造成偵辦的困難。對此,檢調或許自認只是疏忽。但別忘了,禮券案並不是剛爆發的案件,而是喧騰了三年多的陳年舊案。一件不過金額數百萬元的禮券案,擾攘全台三年多,使陳水扁一家名譽蒙羞,亦使社會疑慮叢生,檢調卻遲遲無法或無意查個水落石出,不能將真相向社會交代;現在,又縱容黃芳彥出境,不啻是為當前的亂象火上加油! 

  三年多來,太百案幾度喧騰,檢調早就該傳訊黃芳彥和其他關係人,將案情徹底釐清。豈料拖到如今,才採取行動,卻又讓當事人託辭出境國走避,讓漫天疑雲繼續擴散,這完全不像一個獨立、有效的司法體系的作為。 

  社論指出,作為陳水扁家人的摯交,又一向以社會正義之士自命,黃芳彥選在此時刻意遠離台灣,其實不是明智的選擇。原因很簡單:

  若黃芳彥是清白的,則檢調偵訊,所需不過是半日的時光;倘黃芳彥果真無辜,自可輕易向檢調說明始末,釐清疑雲。如此,黃芳彥可以洗雪,陳水扁一家也可告解脫。否則,黃芳彥滯留美國,不啻即是對陳水扁一家的凌遲。難道這是黃芳彥的本意? 

  反之,黃芳彥倘有涉案,則尤其不應滯美不歸。因為,弊案不會因關係人迴避而冷卻或消失,反而可能發展出其他意外的枝節,最近“集資”購買禮券的貴夫人名單曝光,正是如此。當雪球愈滾愈大,社會對黃芳彥的猜疑也就愈來愈重。倘若最後證明黃芳彥竟然涉案,則其可能發生的放大加乘效應,必將更加不可收拾。 

  總之,黃芳彥如今背負著“政商掮客”罪名,被媒體天涯追逐,不僅累及寄居的友人一家,還讓陳水扁一家的醜聞遠揚美國。這對陳水扁一家是何其不忠不義?對黃芳彥自己的損害控制又是何其不智? 

  社論再指出,黃芳彥介入的,除了禮券案外,還有關涉上百億資金的太百經營權移轉案,那也是擾攘三年仍是一團迷霧的懸案。如今要消弭議論、平服民怨,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陳水扁以私人身分電促黃芳彥儘速返台應訊,如實供述案情,讓檢調能還原太百案真相。據悉,檢調將不排除拘提黃芳彥,但何勞檢調如此大張旗鼓;只要陳水扁傳話出去,黃芳彥豈有不兼程返來的道理?

  以黃芳彥與陳水扁夫婦的關係而言,若謂黃芳彥如今滯美不歸,曾經獲得陳水扁夫婦的同意或默許,亦非意外。但黃芳彥避走外國既不能解決問題,且情勢又愈拖愈糟;陳水扁恐應叫黃芳彥速速返來,這才是損害控制的明智之舉! 

  黃芳彥說,如果測謊不過,他“敢去死”。有這麼堅決的意志,何不早日回來面對民眾?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