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宗義:RCEP與新一輪經濟全球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1-03 00:29:26


  中評社北京11月3日電(作者 劉宗義)2020年11月,中、日、韓、東盟10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15個亞太國家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現在,參加RCEP的各國正在走國內流程。在15個國家中,有11個國家已走完流程或進入最後階段。按照規定,只要東盟10國中有6國、其他5國中有3國向東盟秘書長交存《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核准書,RCEP規則即可在60天後生效。處於最後階段的11國中,明確表示已走完交存流程的有6國,其餘5國也在加快走流程。中日韓和東盟9月就各國加快走國內流程,爭取2022年1月上旬生效達成了一致。

  RCEP能夠簽署,主要受三個因素的推動:一是因為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的重心,這一趨勢已不可逆轉。可能在未來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亞洲將保持其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所以,RCEP的簽訂不僅表明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取得了巨大進展,而且標誌著世界三大經濟板塊正式形成。二是新冠疫情的推動。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經濟都受到嚴重衝擊。亞太地區國家都有穩定供應鏈、產業鏈的需要,都盼望RCEP的達成,能使自己的經濟得以迅速恢復。三是所謂的“逆全球化”。逆全球化進程已經開始了好幾年,在美國、印度這些國家看來,它甚至是一種“去中國化”的過程。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區經濟一體化獲得發展,北美、歐洲都在推進更緊密的區域化、板塊化,和更加充分的本土化,並且這些地區之間也在進行跨地區合作。這對於亞太國家來說,是一個刺激,推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十分必要。

  地區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RCEP是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成立的,它之所以能夠建立,是因為可以避免前一輪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所帶來的一些弊端,因此可能將推動新一輪的全球化。

  美國和歐洲的“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盛行,表明美西方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產生了嚴重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脫節。首先是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自我膨脹,虛擬經濟開始主導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的投機行為開始主導整個經濟體系的價格機制。其次是製造業中心與虛擬經濟中心或金融中心背離,發達國家繼續掌控金融中心和全球定價體系,新興市場國家逐漸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卻沒有全球資源和產品的定價權。

  第二,全球經濟金融失衡。全球經濟失衡主要表現為美國等發達國家經常項目巨額逆差與亞洲等發展中國家經常項目的大量盈餘並存。亞洲經濟體被迫將過剩儲蓄用於購買美元債券,導致美國與亞洲經濟體之間出現與雙邊貿易失衡相反趨勢的資本流動失衡。那些順差多的國家再以國債方式將資本輸出到美國,就形成世界經濟的“雙循環”。

  第三,經濟全球化未能保證普遍收益和公平。首先,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是以跨國公司為載體的資本。其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獲益不均。再次,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內部,經濟全球化都導致兩極分化嚴重,中間階層縮小。分配不公和貧富分化是反全球化和民粹主義上升的根本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