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東盟外長會議 提供和平契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6 09:09:08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第39屆東盟外交部長級會議在世界面對新一輪波動聲中於吉隆坡掀起序幕,而緊接著舉行的第13屆東盟區域論壇,隨著朝鮮試射長程導彈及西亞陷入戰火,使得這兩項會議成了全球的注目焦點。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就此發表題為“東盟會議提拱和平契機”的社論,作出評論。

  社論指出,東盟外長會議是10個成員國的例常會議,而東盟區域論壇則是東盟加16個對話國的亞太區域性會議。此次會議恰巧是朝鮮試射導彈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後,涉及國家聚首會談的一次會議,為探討和解決目前影響全球局勢的課題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

  特別是影響東亞安全及對整個亞洲和平與穩定的朝鮮問題,更因這次吉隆坡的會議,讓東盟可從中扮演新的角色,為區域和平擔一部份的努力。涉及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國家,即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朝鮮及韓國的外長都將出席論壇,特別是美國國務卿賴斯的蒞臨,肯定將東盟論壇更具深遠的意義。

  誠如東盟秘書長新加坡的王景榮在說,外長會議可能只有5%談論東盟事務,其他的將是討論國際課題,這清楚反映在全球局勢突變中,東盟已不能再保持默沉或置身度外,它必須對週邊的演變更敏感,同時在必要時應負起更大的責任回饋國際社會。

  社論表示,在朝鮮試射範圍涵蓋美國本土的導彈後,朝鮮問題無可否認的將佔據了東盟論壇的大部份空間;何況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無望突破下,以及大馬準備為六方會談作東,這次的東盟會議無疑的是起了一定的變化,東盟成員國也瞭解其所處的東南亞地理環境,是不可能與東亞及其他亞洲區域隔離。

  無可否認的,東盟成員國對國際課題仍存有不同看法,並不是所有成員國都贊同介入國際紛爭;只是世局的改變讓東盟不能沒有任何的立場,何況是關係到本區域和平及穩定的問題上。

  社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東盟是無法迴避週邊發生的問題,然而介入的程度卻必須拿捏準確,以免被牽涉及大國之間的紛爭,最後是違反了它極力建立東南亞為一個“和平、自由和中立區域”的宗旨。

  當然最重要的是東盟必須先取得共識,才能在朝核問題或西亞紛爭中有效的發揮它的作用。東盟要須確定它所扮演的不是介入干預的角色,更不是偏袒任何的一方,而是作為一個適當的中介體,讓涉及紛爭的國家能在“中立地區”舉行會談,為世界和平盡一份力量。

  社論表示,東盟內部也並非無不問題,特別一直備受緬甸民主進程的困擾,這是東盟本身必須致力解決的先決問題,否則必將影響東盟的力量和公信力。大馬外長賽哈密坦言,東盟10國如果無法集體合作,那東盟的目標將無法達致,這是東盟不能否認的事實。

  東盟在1967年8月8日於曼谷宣佈成立,當時只有5個成員,即泰國、大馬、印尼、菲律賓及新加坡。由於區域政治演變和在全球化的催化下,這個在泠戰及左傾思想活躍時期成立的區域組織,,到了1999年成員國已增了另5個,即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換言之東南亞區域所有國家都成了它的會員,東南亞已和東盟掛上等號。

  如今東帝汶也尋求加入東盟,可以預見隨著時局的發展,未來可能更多的太平洋島國也會申請加入,這使得目前擁有總人口達5億人,奉行不干預他國內政及強調經濟合作的區域組織,在客觀因素影響下極可能使它將無可避免的必須擴大所扮演的角色。

  社論最後指出,在國際課題不能充耳不聞的情況下,東盟若要保持動力,以免淪為空談和發表不著邊際的組織,在成立40年後今天,它已走到了一個必須自我檢討階段的時刻。成員國之間的改變,會員國之間的差異和世界地理政治的改觀,未來的東盟在堅守和平與中立宗旨的同時,就須發揮像其經濟迅速發展的動力,為區域安全和發展作出獲認同的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