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務實策略加速落實東盟共同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4 09:45:46  


  中評社香港8月24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務實策略加速落實東盟共同體”的社論,指出東盟同意採取務實和伸縮性的政策,讓其中6個成員國、即大馬、印尼、泰國、菲律賓、新加坡及汶萊提前在2015年先落實東盟經濟共同體,至於越南、柬埔寨、寮國及緬甸4個,則給予緩衝時間來納入整個體系內。

  社論表示,擁有10個成員國的東盟,無可否認的彼此之間的經濟發展有著明顯的差距,要在未在9年內將10國的整體發展水平拉近組成共同體是乎近不可能。相反的採取了“6國先行,4國隨後”的政策,一方面有助於東盟保持經濟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面也可扶助弱勢的成員國步上發展軌道,漸而讓東盟共同體能從雛型而拓展到預訂的目標。

  東盟是於2003年在印尼峇厘舉行的峰會上,設定要在2020年達致共同體的目標,並且在2004年永珍峰會上,制定了一項6年計劃來推行共同體的成立。不過,隨著中國和印度強勁的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壓力,東盟認為有必要加速落實共同體計劃,因此過後10國同意將期限縮短5年,並在2015年提前落實東盟共同體。

  社論分析,雖然如此,但考慮到成員國之間的發展差距,東盟了解要10國同一步伐納入共同體,它非但無法實際的達致效果,反而將導致發展較緩慢的成員國無法跟上步伐,結果是擴大了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和發展鴻溝。也因此東盟想方設法制定一套“顧此又不會失彼”的應對策略,以期在共同體落實後兼顧到所有成員國的利益,讓大家都真正的能從中受惠。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劃和深入的探討,目前在吉隆坡召開的第38屆東盟經濟部長會議,在所有成員國對提前落實共同體無異議的情況下,終於達致了由馬、泰、印、菲、新及汶6國為共同體的“先遣部隊”,消除各種障礙以在2015年先將共同體建立起來。

  社論表示,上述6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和前景,整體而言是比越、柬、寮及緬4國較為進步,它們無論在經濟發展、人均收入及人文發展等各方面,都超越4個發展較緩的成員國。如果硬性的要所有10個國家在同一時間納入共同體,必將導致成員國之間不平均的發展走向兩極化,這將對東盟要成了單一的區域體系努力產生負面影響。

  東盟成立40年以來,強調是以一體化的方式進行合作,以確保本區域的發展、和平及穩定。不過,成員國之間參差不齊的發展步伐,以及一些國家採取的封閉政策,致使東盟10國處於不平衡發展的階段。然而,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及自由貿易區的崛起,以及中國和印尼吸納了大部份的亞洲外資,東盟不得不採取步驟加速一體化,以將擁有近6億人口的東盟,匯成一股強勁的經濟力量。

  一旦6個成員國先行落實經濟共同體後,其整合的力量必能扶攜較弱的越、柬、寮及緬4國,這種“先讓一部份人富有”的政策,肯定比不考慮各別成員國的勢力,而強制性的設立共同體更能取得實效。

  社論認為,為落實共同體的目標,東盟各國皆有必要調整它們的政策,以確保東盟的未來發展更為快速,並且成員國之間趨向於無障礙的交流。這方面難免的涉及各國之間的各各領域的改革和開放,自我設限和封閉的政治導向,將是無法的融入共同體的體系,也無法讓其人民和國家從中受惠。特別是目前為東盟帶來最大困擾的緬甸民主及人權問題,東盟不能在談論經濟發展之際,卻罔顧了足以導致區域不穩定的政治因素繼續存在。

  東盟邁向經濟共同體前進,將需跨過重重的障礙和挑戰,它要成為一個在全球發揮影響力的經濟體,就必須具備宏觀和適應時代的政策,只有這樣才不致於導致共同體的進程被拖慢,以致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和龐大人口市場的東盟,其巨大潛能無法被有效的開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