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美國不認為中國是個威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3 07:23:35  


  中評社溫哥華10月12日電/ 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正在產生巨大的世界影響。未來世界格局會如何變化?民意有何變化?美國剛完成的一個民調給大國決策者提供了新的參考。

  *中國印度將超過美國?*

  據《美國之音》報道,中國和印度快速的經濟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終有一天,它們中的某一個或者雙雙會超過目前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而共同成為主導世界的力量。對這種發展趨勢的發生,美國、中國和印度的民眾是否做好了心理準備呢?美國獨立智囊機構、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在剛剛完成的一項大規模的多國民調中給這一問題提供了答案,給這三個國家的決策者提供了決策參考。調查發現,美國、中國和印度三國的民眾對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終有一天會被取代有著很高程度的認同。這些國家民眾認為,雖然在今後10年,美國的世界影響還不會衰退,但在50年之內,他們都認為,中國或者印度將會在經濟實力上趕上或者超過美國。

  *美國民眾支援美國發揮國際作用*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執行主任,這次多國民調的設計者和參與者克裏斯托夫.惠特尼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調查的許多發現跟人們已有的看法不同,對決策者具有啟示作用。他說:“民調有大量的有意思的發現,有幾個特別突出。一個是,在伊拉克戰爭以來,人們都說,美國人開始要逃避美國做出的國際承諾。戰爭對美國民眾對美國的國際作用的看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的調查涉及到許多因素,很明顯,這個看法並不準確。美國人雖然對這場戰爭感到沮喪,但依然認為,美國應該加強在全球的存在,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合作。”

  *美國民眾不認為應當遏制中國*

  惠特尼談到的第二點是,在中國崛起的問題上,美國人認識到中國遲早是要成為超級大國的,他們覺得這很正常,沒有必要去遏制中國,他們很客觀地看到了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機會和問題。這一發現和美國目前的主流看法不同。美國人沒有把中國看作是一個威脅。

  *中國民眾希望美國繼續發揮作用*

  惠特尼所提到的第三個意外是中國民眾對美國的態度。過去一些民調和不少媒體反映,中國民眾,特別是知識階層具有強烈的反美情緒。但是,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在看待美國的國際作用方面並不缺少理智。惠特尼解釋說:“另外一個意外是中國人對美國所具有的強大的國際作用所持的贊成程度。他們把美國將來的軍事和經濟地位的下降看作是一個負面的因素, 這很有意思。這並不是說,中國人希望看到美國繼續作為壓倒性超級大國,顯然不是,他們希望中國能夠成為超級大國,但是,他們也希望美國繼續發揮強有力的國際作用,在解決全球和地區性問題上發揮作用。他們也希望印度發揮這樣的作用。”惠特尼表示,總體來看,美國、中國和印度三國的民眾都已經意識到其他兩個國家的重要性,相互之間展開闔作是必要的。

  *中國民眾對本國信心最大*

  這個調查還發現,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信心最大,接受調查的人中,有87%都熱切希望中國能夠在國際事務中扮演一個積極角色,90%的人希望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繼續加強。但是,相比之下,印度人得這種熱情就低得多,只有56%的人希望印度加強自己的國際作用,印度民眾關注更多的自己的國家要多關注地區性問題。在世界格局演變的過程中,美國和中國的決策者應當如何調整自己的政策呢?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執行主任惠特尼對記者說,這次的多國民意調查給決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美國應評估把印度作為平衡的看法*

  他說:“對美國來說,決策者應該注意幾個方面。一是,美國民眾顯然沒有從國際參與中退出的意思。很多政策研討會都提出美國要把印度作為平衡中國的一個力量,但是中國和印度的民眾都把對方看作是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所以,我認為,美國決策者似乎需要重新評估把印度作為平衡中國的一個力量的看法。印度人並不願意作為美國的盟友而發揮抵禦中國的角色。”

  就中國方面而言,惠特尼表示,中國政府在擴大自己在國際上的作用、逐步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具有民意基礎的。這次民調所得出的這一結果對北京來說是令人感到安慰的。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舉行這一類的民調已經有30多年。過去是四年進行一次,從2004年以來改為兩年進行一次。這一次無論在涉及國家的數目和發放問卷的數量都是前所未有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