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美國在反恐的幌子下想幹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7 10:54:39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人民日報國際隨筆今日刊出評論文章說,據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正努力遊說國會批准一項計畫,同意美軍在洲際戰略導彈“三叉戟—II”上安裝非核彈頭,以便能夠在一個小時內打擊發生在全球任何地區的恐怖主義和其他遠端目標。報導稱,該計畫預計耗資五億美元,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卡特賴特已要求國會今年撥款1.27億美元啟動該計畫。

  文章指出,美國冷戰時期的兩位國防部長——施萊辛格和布朗,此前也在美國《華盛頓郵報》上撰文,為國防部的這項計畫搖旗呐喊。他們認為,在一般情況下,目前部署在戰略核潛艇上的、攜帶核彈頭的“三叉戟—II”洲際導彈不可能用於反恐戰爭。因此,應該為這些洲際導彈同時配備非核彈頭,以便隨時將之用於實戰。

  這項計畫立即在美國內外引發批評。自冷戰以來,攜帶核彈頭的“三叉戟—II”洲際導彈一直是美軍主要的核威懾工具之一,它已被“定格”為戰略核力量,人們很難在短期內接受它將變成實戰武器的可能性。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傑克•裏德就批評說:“當人們看到從美國戰略核潛艇上飛出一枚‘三叉戟—II’洲際導彈,誰還有時間鎮定自若地分析它是裝著非核彈頭,或是核彈頭!”

  文章說,防務專家還擔心,該計畫可能激起新一輪軍備競賽。根據卡特賴特的描述,這項計畫的目的就是在反恐戰爭中“減少附帶損失,提高美軍‘先發制人’式的常規作戰能力”。美國既然可以在2003年找出根本不成立的理由攻打伊拉克,那麼,在它擁有了射程可達1.1萬公里、能夠在1小時內擊中全球任何目標的非核彈頭洲際導彈之後,很可能會更加頻繁地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一些國家為提高防禦手段,可能不得不追加軍費,研發反制的武器系統。

  文章認為,該計畫甚至可能觸發核衝突,導致極其可怕的後果。試想,如果在未來實戰中,美軍發射了洲際導彈,其他有核國家在不瞭解美國的戰略意圖,又難以判斷該導彈是否攜帶核彈頭的情況下,可能採取核報復行動。同時,鑒於洲際導彈的大規模殺傷力和遠端破壞力,沒有哪個國家會對來襲的洲際導彈掉以輕心、坐以待斃,核衝突的可能性因而大大增加。

  雖然美國國防部聲稱這項計畫旨在提升美軍的反恐作戰能力,但恐怖分子以及他們的訓練營地並非是靜止不動的目標,在全球恐怖主義日益網路化和分散化的今天,這些攜帶非核彈頭的洲際導彈,是無法擊潰恐怖分子的。對該計畫而言,反恐充其量只是幌子。那些可能掛在洲際導彈之上的非核彈頭,更多體現的是美國對“獨步天下”的超強軍事力量的追求,以及為美國的軍工利益集團爭取更多的研發經費的需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