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在港發表  蔣孝嚴:門外孩子會回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7 11:02:30  


蔣孝嚴說,他從“蔣家門外的孩子”到認祖歸宗,經歷了幾十年的艱辛,現在台灣也像祖國門外的孩子,遲早會回家(中新社)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位於香港中環的上海總會昨日擠滿了出席蔣孝嚴新書《蔣家門外的孩子》發表會的讀者,傾聽蔣孝嚴對新著內容的現身說法。蔣孝嚴的夫人黃美倫,也夫唱婦隨一起為讀者在新書上簽名。    

  中新社報道,一九四二年,孝嚴、孝慈兄弟倆在桂林出生,但是六個月之後,母親章亞若卻在醫院裡離奇身亡。蔣孝嚴說,在母親去世前,父親蔣經國經常到桂林看望母子三人,他應該“見”過父親,祇是沒有絲毫印象。 

  到臺灣之後,兄弟倆直到上高中時,才從外婆口中知道自己的身世,大吃一驚,無法相信自己有個這麼顯赫的父親,卻在新竹過着這麼艱苦的日子。   

  成長之後,蔣孝嚴娶妻、生子,曾透過王升要求與父親見面,希望讓父親高興,但得到的答覆始終是不便安排。最後父子終於見面,卻是在父親逝世後的醫院太平間。   

  孝嚴、孝慈的身世,在島內外都已是公開的秘密,但每當有人問起是否蔣家後代的問題時,蔣孝嚴一直不敢回答,這種痛苦的內心煎熬,實在難以消受。為了不想讓這種煎熬再交給下一代承受,蔣孝嚴決心一定要講清楚,因此開始了認祖歸宗的坎坷之路。   

  二○○○年國民黨在臺灣失去政權,蔣孝嚴終於有機會應奉化蔣家族長的邀請,回鄕祭祖;再經過繁複的多種程序,才在二○○五年改姓歸宗,從“蔣家門外的孩子”,正式跨進蔣家門裡來。蔣孝嚴強調,認祖歸宗不是為了蔣家的財產,而是要承擔蔣家的責任。   

  五年多來,蔣孝嚴多次來往於海峽兩岸,為推動直航等兩岸交流合作事務積極奔走。   

  今天在新書發表會上,蔣孝嚴再度引述他昨天在“香江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上提及的統計資料,指出在二○○五年,兩岸之間的來往信件達一萬六千件、電話六億二千萬通,兩岸往來如此密切,不可能永遠分開,要持續努力加強溝通了解,建立互信包容,合作共創雙贏。 

  從個人的感受、經驗聯想到兩岸,他認為臺灣也是中國門外的孩子,已經站在門外好幾十年,總有一天要回來;雖然島內有人阻止、排斥,但他相信,這個孩子一定會回來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