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一國兩制新發展 各界應抓住機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1 10:48:29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七一”回歸紀念日,是總結和思考“一國兩制”實踐的時刻。回顧香港特區成立九年來不平凡的歷程,人們既可以從中央的大力支持中,體驗到“一國兩制”的巨大優勢;也可從今天香江社會穩定、經濟暢旺的良好局面中,看到港人有能力治理好香港的現實。“一國兩制”雖然已有了長足發展,但部分港人“經濟講合作、文化觀念講分隔”的心理態度,卻不能與之相適應。如果港人的文化觀念能夠隨著“一國兩制”的發展作出積極的改變,增加應有的國家意識,將有利於香港更好地利用“一國”優勢,得到更大的發展。 

  社評說,回歸後的香港,經濟上經歷了大起大落,國家一直給予大力支持,有力地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復甦和發展。事實上,回歸後國家對香港的支持,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實施的。如果香港不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就不可能出現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一起,共同作出CEPA這樣一種制度性的安排。CEPA乃至整個兩地經貿合作所顯示的,是“一國兩制”的巨大優勢,是“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發展。中央對CEPA給予高度的重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見證簽署,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又親自出席論壇,提出進一步完善的思路和途徑;其基本的原因,就在於CEPA不僅直接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而且對“一國兩制”的實踐具有深遠的影響。 

  香港高度自治的道路並不平坦。特區政府經歷了許多風雨和曲折,經受了種種挑戰和考驗。今天,曾特首領導的特區政府實施“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施政理念,取得顯著成效,經濟強勁復甦,社會保持穩定,民生逐漸改善,顯示了治理香港的能力,增強了港人當家作主、管理好香港的信心。 

  社評表示,也要看到,香港社會在經濟上講“一國”的同時,確實存在著文化觀念上只講“兩制”的現象。一個時期來,邊緣化問題成為香港的熱門話題。其實,香港的邊緣化危機,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文化問題。記得回歸後的頭幾年,香港在與內地合作方面蹉跎歲月,以致珠三角地區的大型基建獨自快速發展,香港則明顯滯後,難以銜接。由此而引發香港可能與內地的經濟快車脫節,最終會被邊緣化的危機。出現這種局面的深層次原因,正是香港社會中存在所謂“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須與內地‘隔離’”的意識和觀念。 

  既要在經濟領域爭取國家的支持,得到實惠;又要在文化觀念上與內地劃清界線,保持距離。這種“經濟融合、文化觀念上分隔”的心理取態,與兩地合作的大局是不相稱的。香港與內地的交流與合作,是一個國家內部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是國家發展整體格局之下的合作。如果對國家缺乏認同甚至有“隔離”的意識,又怎能真切地了解內地的優勢和國家的發展戰略,又如何有效地展開實質性的合作?因此,加強國家意識,調整文化觀念,既是加強兩地經貿交流合作的需要,也是推動“一國兩制”實踐的要求。 

  社評認為,回歸九年的奮鬥歷程,為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香港社會各界應該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國家的支持,加快發展,促進和諧,以更加暢旺的經濟發展和更加和諧的社會局面,迎接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到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