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中日關係是日最重要雙邊關係之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3 21:23:14  


安倍晉三在致詞時表示希望改善中日關係。
  中評社香港8月3日電/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今天上午在東京出席“東京.北京”論壇並致詞,他就處於冷卻狀態的中日關係說,“中日關係是日本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在擴大共同利益這一政治意圖的前景必定有著一個新的開始”,表示出對改善日中關係的強烈意願。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安倍又提到“即使發生個別問題也不能讓其影響到中日關係全局,因此有必要通過直接對話來正確認識對方”,報道指出,此言意在牽制中方以小泉純一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為由拒絕舉行首腦會談的做法。此外,安倍還表示“不應讓政治問題影響到經濟關係”,強調其一貫堅持的“政經分離”方針。 

  另據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安倍在是項論壇上的講話內容如下:

  安倍晉三:我首先衷心祝賀第二次“東京.北京”論壇的舉行,我代表日本政府,以及作為一個政治家,對能夠有這樣一個發言機會表示衷心的感謝。因為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因此我也想對今天的討論有所貢獻。

  這個論壇的目的之一,就是日中之間的相互認識。我想給大家舉78和32這兩個與此相關的數字。78%是指1980年,也就是日中邦交正常化之後不久在日本進行的民意調查中,回答對中國有親近感的人數比例。在此之後的25個年頭里,日中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緊密。從剛開始來往人數不到10萬人,到現在已經超過400萬人。但我剛剛提到的另一個數字是32%,也就是目前日本對中國抱有好感的人數比例。

  比較這兩個數字,不知道大家會怎麼想。首先我們可能會認為目前的日中關係不好,但是不是僅僅就是這樣呢?在日中邦交正常化之後出現了“中國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種憧憬,也就造成了78%這樣的數字,不過這樣的一種憧憬不可能長久。只有交流增加,雙方才能夠坦誠地進行討論,而越這樣做就越不可避免地產生摩擦。由於日中兩國的體制有所不同,所以這一點更為明顯。如果我們害怕產生摩擦的話,那我們就不可能誕生真正的相互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沒有必要對32%這樣一個數字過於悲觀。我認為,它可以是一種伴隨新生而出現的痛苦,也是日中兩國面對真正的相互理解必須經由的一個階段。雙方應該如此進行理解把握。

  當然,我本人也不認為這種32%的數字是好的,而且另外的輿論調查反映,對日本抱有親近感的中國人也只有15%。作為我本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遺憾的數字。我們必須構築一個使這一數字能夠自然增加的日中關係。現在停留在這樣一個低水平的數字之上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於誤會。為了不讓日中關係不再建立在誤會之上,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之上,兩國都需要做出進一步的努力。為此首先是需要日中之間有相互正確的認識。

  我極為重視日中關係,認為它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而且我剛才已經提到,在我們這種要使雙方的共同利益不斷擴大的強烈政治意志得到實施以後,我們肯定會開拓出新的前景。

  為了這樣的對話和相互理解,僅僅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各個層次的交流。日本政府今年邀請1200名中國高中生到日本寄宿日本民居。而且其中大約40人大約在日本停留一年,他們將盡量長地居住在日本家庭中,與日本高中生一起在日本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體驗,中國的年輕人會有日本的“父母”。我們培養將來日中兩國的國民,讓他們能夠互相感覺親密,通過對話和相互理解,共同承擔起今後日中關係的重任。我衷心祝愿這樣的時代能夠到來。

  像言論NPO這樣的民間人士的倡議之下,今天我們有這樣一個討論的平台,可以說這是目前日中雙方所需要的直接對話交流的實現方法之一。

  我了解到,今天參加論壇的各位先生都是日中兩國可以稱為“輿論領袖”的有識之士。現在日中關係之中,國民感情的影響不小。國民感情有時會走過頭,但是成熟的民意是它的“安全閥”。通過各方努力,今天我們所進行的嘗試如果能最終在日中之間形成成熟的民意,那將會成為日中關係中的寶貴財產。

  今天我自己來此出席,此外也了解到鹽崎外務副大臣也將和各位一起舉辦一個招待會。日本政府非常歡迎這種日中之間對話的機會,而且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論壇的討論能夠為我們形成政策起到很大的作用。最後我祝賀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而且期待在此進行的坦誠和活躍的討論能成為日中之間相互理解合作關係的新的第一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