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美是繩上螞蚱 美國過快衰落對華不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2 08:24:13  


胡錦濤主席與布什總統多次會晤。(資料相)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 王義桅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指出,如何應對中國的快速崛起是當今美國的一個重大挑戰,這已經成了國際政治的常識。但似乎很少有人指出,如何防止美國的過快衰落,將是未來中國外交的最大挑戰。政治、經濟、金融等方面的相互依賴,早已使中美兩國成了一根繩上的兩隻蚱蜢。這在金融領域最為明顯:中國到年底將持有1萬億美元的美元儲備。美國無法消化中國經濟衰退的後果,同樣,中國也不能承受美國過快衰落帶來的混亂。美國的衰落再也不是杞人憂天:到今天,美國已經藏不住其霸權的秘密,打破美國霸權的神話成為可能。
 
  美國霸權的秘密 

  文章說,美國霸權不只表現在超強的綜合國力上,它還是一種想像的霸權。世界上恐怕只有美國,一邊在打仗,一邊卻在減稅;可以置無底洞的財政和貿易雙赤字於不顧,軍事開支卻節節攀升,達到世界軍事開支總和的一半。究其根源,是因為美元雖是美國政府所發行,卻為世界所廣泛使用。美國完全可以借此將美元持有國作為其糧倉,唯一需要顧及的是美元的信用和美元的自由流通,而這又基於似乎是萬能的、自由開放的美國信用的基礎上。美國通過其超強的軍事優勢與技術創新能力維繫了美元的霸主地位,製造了美國天下無敵的神話。 

  美國霸權的另一方面還是美國標準的體現,包括話語權。這就不難理解,美國為什麼把收拾不管是真是假從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卻並未威脅美國本土安全的“邪惡軸心”,列為首要外交使命。因為,美國最反感的是不遵守它制定的或不和它玩同一遊戲規則的國家和勢力。 

  概言之,美國霸權的秘密是製造美國神話,這種神話還可以追溯到西方殖民體系。人們自殖民時代以來形成的對西方的頂禮膜拜,塑造了對美國的神話,這就是美國動輒代表西方和國際社會的緣故。同樣的產品,標上西方名牌,價格就會貴10多倍,其中就是西方優越感在作怪。雖然全球化和市場化使具有後發優勢的國家在經濟總量上可以超越西方,但由於時滯效應,人們從觀念上破除西方神話還有待時日。因此,美國霸權的神話,也建立在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描述過的“使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基礎上,是西方殖民體系的現代繼續。只不過,美國盜用了啟蒙運動以來先為西方宣導而後成為普世性理念的說辭——自由、人權、民主…… 

  打破美國霸權的神話 

  文章論證道,知道了美國霸權的秘密,就可以打破美國霸權的神話。美元是維繫美國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和帝國的關鍵和內核;而美元霸權是一種機制霸權。二戰結束後一段時期,它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來維持;現在則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受西方控制的國際組織和由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來支撐。美元霸權要求自由、無管制的市場,宣揚“貿易雙贏”,因為它的理論基礎是宣導市場萬能、資本主義永恆的新自由主義。因此,打破美元霸權,需要粉碎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並削弱美國的軍事機器至其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現在,全球性問題的興起,對全球治理的呼喚,正在破除這種新自由主義的神話。另外,新自由主義本身也遭到很多國家的質疑,因為很明顯,自由貿易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在很多方面擴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從力量結構上講,美國通過一系列國際組織、機制和聯盟建立起來的機制化霸權的結果,是其自身被機制化。正如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所稱的全球“金融恐怖平衡”的格局已經形成,高度相互依存使現在的世界無法承受任何一個大規模經濟體出現經濟衰退。真乃福兮禍所伏。 

  機制霸權為什麼已不可能?因為不再是機制,只可能是規則、規範,越來越多的世界事務要靠多數國家的共識來解決,而不是西方新自由主義所能主宰;機制中的世界特色越來越明顯,而美國特色越來越淡化;宣導新自由主義和市場萬能的華盛頓共識終究要為能解決世界平衡發展的全球共識所取代。二戰以來,主要是世界的美國化;如今,則是美國的世界化。 

  與此同時,美國的尚武外交以及過於迷信技術和軍事優勢,客觀上卻促使其他國家加速發展不對稱性力量,甚至通過核武裝實現某種程度上與美國的力量對稱。這些都越來越多地限制了美國軍事力量的使用,打破了美國軍事萬能的神話。 

  美元只是缺乏全球性交換工具的選擇。隨著全球化和地區一體化並行不悖的發展,全球貨幣將難以用美元結算,更重要的是,地區一體化導致地區貨幣的產生,破除美元的壟斷地位將指日可待。技術創新則將破解美國的知識產權壟斷。種種情形,將打破美國霸權的神話。 

  美國最終只能成為地區強國 

 文章認爲,美國自身力量的發展是不平衡的:軍事上它擁有絕對優勢,但經濟上只是世界多極中的一極,政治上只能走大國協調道路。這也是美國與世界關係充滿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世界發展的不平衡、美國與世界關係的不和諧,使世界不需要、不滿意、不接受美國霸權。 

  伊拉克戰爭是試金石,將這種不平衡、不和諧充分展示出來。 

  基於地區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全球性霸權將越來越不可能。美國終將退居美洲大陸的地區霸權,成為固守美洲大陸而具全球影響的地區強國。而如果中國外交及時防止了美國的急遽衰落,屆時美國將不僅放棄全球強權的念頭,而且還得感激中國設計了一套最能確保其利益的、使其成為地區強國的秩序安排。美國的最終戰略應該是與中國合作,確保它成為與眾不同的地區強國,儘管現在它仍然指望能夠設計一種秩序,“俘獲”中國崛起的力量,正如它當年對待日本那樣。當然,對美國而言,這兩種秩序設計的競爭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當今世界,民族國家只是國際社會的主要行為體之一,多元化、跨國化、全球化需要突破國家界限。事實上,現在的跨國事務、全球與地區治理要麼讓美國喪失了原來的機制霸權(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八國集團等並非美國說了算),要麼創新動力並不來自美國。誰能從根本上解決世界發展不平衡與不和諧的問題,誰就將崛起為世界領導國家。 

  文章最後說,思考對全球負責任之道而不是追求自私自利的軟權力,應該是中國軟崛起的動力。中國已經在內涵(和諧世界)和外延(國際關係民主化)上,向世界展示了不同於美國的新國際政治理念。如果中國成功實現可持續的硬崛起,又適時實現軟崛起,就能實現崛起的乘數效應。如果中國能夠結合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提出並實施切實可行、普遍認可的全球共識,中國的崛起將超乎想像。作為文明古國和世界上唯一連續的文明體,中國肩負著世界更多的希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