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每位勞動者都應有平等休息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1 10:19:48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新京報》今天發表題為“每位勞動者都應有平等休息權”的社論,指出今天是是勞動節,聞聞花香,曬曬太陽。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今天是全世界勞動者們自己的節日。對于中國人而言,今天,往來穿梭于車站、碼頭與機場的人們,將再一次見證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的進步。無論是探親訪友,還是出門旅行,都爲這個節日增添了無盡喜慶。
  
  社論表示,在今天,尤其是處在轉型時期的中國,我們更應該懷想另一群人,一群被稱爲“農民工”的共和國公民。他們日夜辛勞,奔波于大街小巷、礦井工地。在此“佳節又黃金”的時節,祝願他們因勞動得休息。
  
  或許有人說,對于目前的農民工來說,休閑與旅游還是一件過于奢侈的事。即使是對在北京、上海等地打工的收入較高的農民工也一樣。但是,我們的社會應該想著盡可能地爲他們增加一些體驗幸福、平等生活的機會。所以,即使是有人批評某地“組織民工帶薪療養”是“面子工程”時,我們仍然相信,這些舉措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至少,它意味著勞動者有平等休息權的價值得到了堅持與弘揚。
  
  社論指出,誠然,他們當中大多數人並不能像許多市民那樣有放假的權利。按照所謂“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的“慣例”,即使是平常雙休日,很多民工的一天休息都得不到保障。在此邏輯下,勞動節對他們來說,也許仍是“勞動日”。同樣,他們當中可能有很多人也不能根據《勞動法》在節日加班時領到“三倍”加班工資。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說,這“三倍工資”對于這些在年底都有可能要打“討薪攻堅戰”的民工來說是一種奢侈的願望。以平等的名義,我們相信任何關乎公民權利與國家進步的訴求,都是真實而樸素的。
  
  荷爾德林說,“人類充滿勞績,仍應詩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歸根到底,我們辛勤勞動,幷不是爲了勞動本身,而是爲了更好地生活、休息,實現理想。所以,我們贊美勞動,更贊美人類藏于勞動背後的、追求幸福與自由的樸素心靈。誠然人類文明與進步、國家的昌盛與繁榮,都有賴于勞動,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在任何時代,能真正促成社會進步幷可持續發展的東西,都在于對人的創造的尊重。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心懷“以勞動改變命運”的夢想,幷且“因勞動得報償”。
  
  世紀新舊交替,我們今天講農民工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一方面是因爲他們爲中國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同時也是因爲他們尚未得到應有的回報。我們因此更需要關心他們。顯然,現在一些用人單位不按勞動法與務工人員建立合法的勞務關係、“强調勞動,忽視休息”的行爲已經嚴重地違背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
  
  社論最後分析,凡勞動者,都應該得到合理公正的報償與休息。在此意義上,我們相信,始于勞動節的“黃金周”不僅要在經濟上爲中國的經濟成長做出貢獻,更應該在時代心靈上提升我們這個社會的含金量。只有中國人在經濟與社會諸方面同時被賦予“黃金”價值,“黃金周”才真正名副其實。時間將證明,值此“黃金價值”的時代,必將成就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