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請問檢調,何時約談吳淑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6 09:12:48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太百SOGO禮券案的偵查迄無進展,這樣的檢調辦案,令人失望,令人瞧不起,令人憤怒!

  照理說,台“總統府”發布的新聞稿正式宣稱,禮券是吳淑珍“與友人集資購買”,則檢調單位即可循線面訊吳淑珍:友人是誰?如何集資?何時購買?購買多少?折扣如何?如何分券?如何消費?還剩幾張?“與友人集資購買”?試問:還有比這更真確的說法嗎?或還有比這更具體的線索嗎?但自“總統府”在四月十三日公開宣布以來,已歷兩個月,檢調單位完全沒有動靜。 

  社論說,如今,邱毅爆出“七貴婦集資向吳淑珍購買禮券”之說,隔兩天檢調機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密集傳訊七貴婦;而且似乎已經火速作出邱毅所爆非實的結論,“總統府”亦放話稱,這只是又一件“舔耳案”。 

  問題是:即使邱毅所爆非實,卻和吳淑珍“與友人集資購買”之說的真偽無關;縱令七貴婦之說有誤,難道就能證明吳淑珍的清白?正如陳哲男未赴仁川,但難道也沒去濟州島? 

  社評批判,檢調單位這種“邱毅爆到哪裡,就查到哪裡”的作法,寧可大張旗鼓傳訊七貴婦,卻迄未約談吳淑珍,豈不令人失望、令人瞧不起,令人憤怒! 

  社論指出,由於七貴婦大部分否認邱毅的說法,似乎使他的故事動搖;但究其情節,卻未必全是空穴來風。例如,在2003年至2004年間流通於部分貴婦之間的禮券,與李碧君所稱的2005年9月購買的禮券,究是同一回事或兩回事,迄無定論。何況,據稱李碧君已供稱是以“總統夫人吳淑珍的名義”向太百購買禮券,倘若屬實,則儼然已經出現“與友人集資購買”的串供雛形。至於說李慧芬有憂鬱症,所以說法不實;但她畢竟具有李碧君親堂妹的身分,卻使人不得不仔細斟酌她所說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無論如何,邱毅的爆料可以“僅供參考”;但檢調單位既然擺出密集傳訊七貴婦的大陣仗,無非是在向社會宣示他們有徹底查辦禮券案的勇氣及決心,那麼,為何不約談吳淑珍?又豈可不約談吳淑珍?何況,吳淑珍方面也不是對禮券沒有說法,檢調只要當面請吳淑珍把自己給的答案“與友人集資購買”,在專案筆錄上再詳述一遍即可。 

  社論說,禮券案在法律上及政治上,皆可謂是動見觀瞻的大案,莫說檢調應當約談吳淑珍,即使比照趙建銘對她進行測謊亦屬應當(御醫黃芳彥有此建議);但檢調卻勞師動眾地對破解邱毅的“七貴婦版”興致昂揚,竟偏偏迄未約談吳淑珍,這究竟是烏賊戰術,還是避重就輕? 

  何況,陳水扁既對禮券案發下重誓,必然亦亟欲洗刷澄清。既然府邸堅稱清白,而檢調單位若能火速約談吳淑珍,將“與友人集資購買”的細節公諸人民,即可撥雲見日,又豈忍坐視陳水扁一家沉冤未雪? 

  社論指出,現在的情況卻是,檢調機構故意縱放趙建銘及府邸人員在外串供至少七日之久,又不搜索民生東路駙馬寓,復不約談吳淑珍;但見民進黨主席游錫堃進入玉山官邸,儼然代表檢調偵訊陳水扁家人,自稱得到了三張A4的答案,然後對外宣稱,“放心吧,絕對燒不到總統夫婦”……。請問,司法可不可恥?檢調丟不丟臉! 

  尤其匪夷所思的是,台北地檢署檢察長顏大和居然宣稱,趙建銘不是小偷,所以不必到他家搜贓;但如何解釋搜趙玉柱宅?他又說,證據已經掌握,所以不必搜;難道顏大和是在向社會保證趙建銘必定重刑起訴,搜不搜皆然?顏大和的答覆,堪稱司法界的奇恥。

  請問顏檢察長:你們檢調俸祿皆來自民脂民膏,豈可辜負人民的付託?現在,顏大和與檢調必須回答另一個問題,無論在實質正義或程序正義上皆無可迴避:“為何迄未約談吳淑珍?又何時才要約談吳淑珍?”

  游錫堃可將三張A4主動提供檢調單位,而調查單位只須照著游錫堃的題庫再問陳水扁家人一次即可。陳水扁不向立法院答辯,難道吳淑珍也可不應檢調約談? 

  邱毅爆料,民眾可以不信;但若檢調辦案也使民眾不信,那就要令民眾失望,令民眾瞧不起,令民眾憤怒了!  


    相關專題: SOGO案延燒 扁王朝搖搖欲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