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怎樣看待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5 06:51:44  


  宏觀調控的主旋律仍然是結構調整

  問:當前中國宏觀調控的主旋律究竟是什麽?

  答:從今年上半年來看,中國宏觀經濟大體上是平穩的。第一,經濟增長率比較高;第二,物價基本上是穩定的,消費品價格雖然有昇有降,但是幅度都不大。從另一方面看,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一是投資仍然比較多,也就是報紙上所說的有投資偏熱的現象。二是貨幣信貸量比較大。正因爲投資比較旺,而且信貸量比較大,所以國務院最近準備清理在建的項目,銀行也正在採取措施,加强控制。

  那麽,當前中國宏觀調控的主旋律究竟是什麽?是防止通貨膨脹呢?還是如某些經濟學家所說的要防止 通貨緊縮?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既不能說是防止通貨膨脹,也不能說是防止通貨緊縮,宏觀調控的主旋律仍然是結構調整。防止信貸的增長,同樣是爲了使結構協調,防止發生嚴重的結構失調現象。

  大型國有企業改革的難點是社會職能、社會負擔的剝離問題

  問: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特大型國有企業的改革,究竟難在哪里?

  答:大型國有企業、特大型國有企業改革,主要的難點是社會職能、社會負擔的剝離問題。這個問題不容易解决。企業要上市,必須在社會負擔剝離之後。改革思路大概是這樣的:對於社會負擔,要分門別類,區別對待。第一,義務教育、公檢法,要劃歸地方,如果是國有的,中央直屬的企業,那就由中央財政給補貼。因爲祗有這樣才能把義務教育的包袱卸掉。公檢法本來就應該歸地方職能部門管。第二,義務教育和公檢法之外,如醫療、社區、國有企業中的集體企業,這些怎麽辦?這個問題祗有在根據企業自身的財力情况和財政所允許的程度來逐步解决。第三,離退休人員。離退休人員大體上可以採取這樣的方針:中央大企業中的離休人員,人數少,可以轉由財政負擔。至於退休人員,則主要由社會保障基金來解决。財政仍然要承擔一部分。退休人員的費用讓財政承擔一部分是有理由的。理由在於:中國的國有企業當初工資和社會保障是分別計算的。工資部分,每個月40元錢、60元錢的工資,發給職工本人了,而社會保障這筆錢保留在本企業中,但本企業中沒有單列賬戶。這麽多年來,這筆錢一直存在企業中,就滾下來了。很多國有企業今天的資産中,有一部分是國家投資盈余的利潤,有一部分就很可能是多年來沒有單列賬戶的社會保障資金的轉化。報紙上說某個企業自建立以來累計利潤多少億元,其中很可能把職工的社會保障基金計算進去了。這是一筆糊塗賬。此外,改革後國有企業如果要上市,也可以一分爲二,一部分適合上市的上市,另一部分,社會職能方面,暫時不動,另組一個公司把它們管起來。

  人民幣的昇值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問:如何看待人民幣昇值的問題?

  答:現在對外貿易順差還是比較大,外匯儲備增加比較多,而國際貿易的摩擦也正在加劇。我們不會屈從于任何外來壓力,但應該看到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人民幣的昇值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大幅度的人民幣昇值對中國經濟肯定是有害的。因爲這個不僅對出口不利,而且由於國內資産價格的上昇,那種非正常流入的資金會增加,這是需要避免的。小幅昇值,慢步昇值,這是有利有弊。小步慢昇的不利方面是出口仍會受到影響。有利的方面何在?這對企業是一個重要的鞭策和壓力,就是說,企業不能再單純依靠匯率在國際市場上取得優勢,一定要著重內部的管理,著重品牌,著重營銷渠道,著重企業成本的降低。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還有,如果人民幣小步慢昇的話,那就鼓勵企業更多地進口先進設備、新型的原材料,這也可以加快企業的技術創新的步伐。我們一方面要减少不利的影響,一方面要利用對企業有利的一面,加快企業改革,加快技術創新。

  下半年金融改革可能要加快

  問:如何看待下半年的金融改革?

  答:下半年金融改革可能要加快,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商業銀行的改革,一是農村金融的改革。在商業銀行改革方面,中國建設銀行上市以後,中國銀行上市,它們上市以後反應都比較好,接著而來的將是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所以說,商業銀行上市是加快商業銀行體制改革的重要途徑,看來下半年這個過程還將繼續進行。農村金融方面,重點在於農村信用社的改革。農村信用社或者實行聯合,就是說建立信用社的聯社,或者改組爲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下半年一個重大的和農村金融改革有關的措施將是郵政儲蓄銀行的建立。過去,郵政儲蓄得到的存款是向中央銀行存的,不能貸款,這樣反而變成農村資金的吸血管,把農村資金吸走了。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以後,不僅吸收存款,還能貸款,這對農村有利。農村金融如果活了,可以促進農民收入增加。

  資本市場仍將平穩發展,可能會出現“慢牛”趨勢

  問:您對當前的資本市場有何評價?

  答:“快牛”不如“慢牛”,“大牛”不如“小牛”。如果是“慢牛”,股市可能逐漸穩定;如果是“快牛”,可能又會大起大落。如果是“大牛”,接著會有“大熊”。所以,股權分置改革一年來取得的成績,應予肯定。

  中國股份制是在轉軌中建立的。全世界股市中沒有這樣的先例。一開始,中國最早上市的幾家,不是國有企業,所以股票是全流通的。國有企業一上市,問題就出來了。當時有些人不理解股份制,說國有股出讓了,中國怎麽堅持社會主義?當時的反對聲音比較大,在這種情况下,不得不採取雙軌制,就是一部分流通,一部分不流通,增量股份化,存量不流通。也就是新增加的股份,可以流通,原來的存量不流通。這種雙軌制實行了十年以上,而雙軌制對中國經濟帶來了不利影響。國有股不流通,所以董事會、股東會不起作用。國有股一股獨大,機制不活。董事會一種面孔、一個聲音,導致了制度不健全。

  進入了21世紀以後,要及早解决中國股份制中的雙軌制問題,於是就提出了股權分置改革。有人說,股份制搞成這種樣子,不倫不類,還不如當初不搞呢。這些人不了解情况。因爲中國是在轉軌之中,股份制必須先邁出第一步,雙軌制就是邁出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股權分置改革就是要把非流通股改成流通股。估計到2006年的年底基本完成。中國的股市經過股改以後,大局已定,前景是看好的。前景看好不等於沒有波動,有波動的原因很多,不僅在公司本身,而且有國際上的影響。小波動甚至大幅度波動也是難免的,整個趨勢是看好的。下半年可能維持這樣一種“慢牛”的狀態,我們也希望能出現“小牛”、“慢牛”。

  自主創新,要寬容失敗

  問:怎樣看待自主創新的問題?

  答:自主創新是必要的。今後的對外貿易要依靠的是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創新、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是我們打開國際市場的敲門磚。自主品牌也是我們國內市場的防波堤。自主品牌靠什麽來支撑?靠的是不斷自主創新。所以下半年自主創新會抓的更緊。

  自主創新是一項長期工作,但開局一定要開好。有幾個關鍵問題要認清,一是自主創新的主體是誰?自主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國家是自主創新的支持者、服務者,但主體是企業。在自主創新過程中,我們一要允許失敗,要寬容失敗。不允許失敗,祗會出現小的成果。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創意,沒有創意就沒有創新,創意是創新的基礎。有創意才有創新。

  房地産業,不能籠統地講過熱,這次宏觀調控不是打壓房地産業,而是結構調整

  問:中國房地産是否依然存在“過熱”?

  答:中國房地産業的問題不能够籠統來講過熱。應該講局部地區過熱,或少數城市過熱。就全國來說,遠不是過熱。最近從江西調查回來,江西有一個縣商品房800元錢一平方米,比較好的房子1000元錢一平方米,這叫過熱嗎?所以中國的房地産市場重在結構的調整。要調整房地産的結構,有特殊的措施,有一般的措施。一般的措施從土地供求方面來解决。特殊的措施,儘管最近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應該看到,比方說,整個建築面積的70%在90平方米以下。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現在要蓋大量的廉價出租房。廉價出租房是供應低收入者的。他們買不起房,或者進城找工作的農民工買不起房,這時候廉價出租房滿足他們的需要。廉價出租房要小,比如說,一間房帶一個厠所、一個厨房就行了。40平方米就够了,這樣他就可以住了,如果是夫婦帶孩子,60平方米也就够了。

  這次宏觀調控不是打壓房地産業,而是重在結構調整。不會有哪個地區的政府認爲打壓房地産業對自己有好處。房地産業有三個效應:一是投入産生效應,就是說,房地産業發展了,就帶動很多行業的發展,比如說鋼鐵、建材、玻璃、傢具等等都帶動了。二是區位效應,這個小區建在什麽地方,這一帶肯定就繁榮起來了,作爲一個新的居民中心,它的周圍肯定有商店、學校、醫院、各種娛樂場所。三是誘發效應,就是說,沒有房地産業就不會有其他的發展,有了房地産業就會有其他。這些都反映了房地産業的作用不可忽視。所以,我認爲房地産業的宏觀調控,主要在調整結構,而不是打壓房地産業。

  來源: 北京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