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主席一周年 “不沾鍋”炒不出團結好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9 16:20:12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馬英九上任國民黨主席一周年,聯合晚報今天在專題報道中說,上周三在國民黨中常會上,“馬立強”連線中常委、台中市長胡志強,當著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的面,槓上馬英九,批判重要決策不尊重中常會意見,胡志強一怒,王派中常委響應,不見馬派中常委聲援,似在釋放中常委長期被“弱化”的積怨。

  報道指出,胡志強之怒其來有自,馬英九出任黨主席一年來,所有重大黨務決策,都是周二先由馬英九與黨務核心幹部在“中山會報”定調,周三送中常會背書,從賣黨產、中央黨部搬新家、人事精簡、等,都承馬主席意志,中常委形同橡皮圖章,有時怕中常委放砲,連書面提案都不提供,迅雷不及掩耳地強渡關山。

  上周六一場號稱“極機密”的國民黨產小組會議,馬英九與黨務主管在列,策略邀請吳志揚、雷倩、蔡正元、洪秀柱等四位常上叩應節目的立委,希望透過名嘴在媒體發聲,反制綠營的汙名化,馬英九還下達封口令,要求等到黨產報告提報23日中常會後,再同步發聲。

  隔天,報紙披露前主席李登輝任內虧損500億黨產,吳志揚接受電視媒體電話訪問證實,馬英九不悅地請秘書長詹春柏致電與會立委封口,一位與會立委反批“不是要我們為政策辯護嗎?閉嘴怎麼辯護”。

  報道指出,馬英九與立委關係疏離,已是公開秘密,中常委、智庫等人力資源,馬英九也鮮少動用,“不沾鍋”的他,不願招惹派系,也限縮了用人格局。

  “人不和”是黨務無法上軌道的關鍵,街頭運動起家的前文傳會主委鄭麗文,和國民黨官僚文化格格不入,馬英九引進改革力量的思維,卻碰到一群排他性、領域性極強的黨工,鬥到最後兩敗俱傷,馬英九並非沒想過調整黨務人事,卻苦於找不到適當人選。

  報道提醒,馬英九用人同質性太高,論述幕僚多是紙上談兵的學者,沒有選舉操兵經驗,市政府的技術官僚,多是照章辦事的公務員,無力應付瞬息萬變的政治變局,相形之下,深諳黨務又與馬關係深厚的秘書長詹春柏、專精黨產的行管會主委張哲琛、擅打選戰的組發會主委廖風德、了解黨團生態的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暫時無法取代。

  有中常委感嘆,“去年7月以來,在馬英九身上凝聚的民氣,已經渙散”,民意如流水,馬英九要打破劃地自限的隱形牆,抱著求才若渴的心,從雲端走入基層,一如許信良建言,打天下與治天下的團隊不同,擴大競選團隊與執政團隊,才是馬英九的當務之急。   


    相關專題: 馬英九--英才繼起、如日之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