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裙帶資本主義橫行 台灣人民該覺醒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6 09:50:11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陳水扁的女婿趙建銘一家五人,日前遭地檢署約談到案,其中四人訊後飭回,惟趙建銘遭聲押,旋獲法院裁定收押禁見。對大多數台灣民眾而言,趙建銘涉入台開內線交易案,幾乎是證據確鑿;他與台開案另外幾位關係人蔡清文、游世一同遭收押,合乎一般人民的期待。我們相信台灣人民對陳水扁親屬並沒有針對性的偏見,但是對於陳水扁家人及親信深度涉入政商利益糾葛,則完全不能接受。 
    
  陳水扁身為領導人,政經權力極大,不但未能在主政六年間為台灣建設興利,卻縱容家人與親信涉入事業併購(開發、SOGO、華南)、土地標租(台肥)、人事安插(不及備載)、股票炒作(燁隆)、工程承攬(高捷)、內線交易(台開)、司法黃牛(陳哲男)等包山包海的事端。雖然前述案件尚未經司法審判確定,但諸多浮現證據已然使第一家庭成為台灣版裙帶政商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的核心,令許多民眾憤怒厭惡,值得我們嚴肅地討論與批判。
   
  社論說,記得四十六年前,傅正先生在當時的黨外雜誌《自由中國》六月期中直言,“國庫不是國民黨的黨庫”,尖銳抨擊“黨國”不分的混亂體制。在極權統治的陰影下,這個“黨國”一體的扭曲制度始終沒有受到挑戰,逐漸演變成為龐大的國民黨黨營事業。四十多年來,國民黨持續執政,以權力網絡逐步吸引金脈,再以所吸金脈布線鞏固權勢,形成“以財養勢、聚勢斂財”的“黨國”資本主義。一九九一年,多位自由派學者著書強烈抨擊,引起知識界不小的共鳴。自此,國民黨在中央與地方的選舉迭見敗退,多少也與民間對黨國資本主義的負面認知有關。2000年時,國民黨丟掉政權,乃頓失政治槓桿,黨營事業樹倒猢猻散後逐漸不成氣候。再加上民進黨執政後持續追打,黨產賣的賣、捐的捐,至今只剩下象徵性的少許軀殼,“黨國”資本主義本質上早已土崩瓦解。 
    
  在學者與民進黨合力解體了“黨國”資本主義之後,台灣混亂的政經形勢是否有所改進呢?以最近趙建銘、陳哲男、馬永成等風風雨雨的涉案新聞觀之,台灣最新的政經怪獸已然誕生。它的控制神經中樞是在陳水扁官邸;幾條主控神經分別由一妻、一婿、二秘、三師掌握,連接不同的利益環節。有些難搞的案子(例如台肥租地)得由陳水扁親自出馬,才能一次喬定經濟部長與台肥董事長;其他大部分的利益分配與人事安插,都是由分支神經代行。當然,這些秘、師之輩也可能狐假虎威,自己從中狠撈一筆;但這是任何裙帶利益集團所必有的摩擦,不足為奇。如果攆走了“黨國資本主義”,換來的竟是以陳水扁家族近臣為輻射的“裙帶資本主義”,當初自由派學者千呼萬喚的改革,究竟所為何來?民眾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政黨輪替,又有什麼意義? 
    
  社論指出,更令人痛心的是,今日的貪腐相較於當年“黨國”資本主義的情境,似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蔣方良晚年的身體狀況不比吳淑珍好,卻不曾聽過她干預任何銀行人事。王家驊任蔣經國秘書多年,形同隱形人,哪裡敢宴邀八大金控財主?當年政戰系統極受寵信,惟僅能在情治系統內囂張,絕無能耐涉足公共工程、炒股、司法黃牛、百貨公司。蔣家有幾位親戚社會聲望並不好,然而也沒有像趙建銘這般斗膽,打電話給財政部長問明牌。國民黨時代有些紅頂商人圍繞在“黨國”體系外巴結搶食,卻也不曾聽聞定期到官邸請安送菜這般大膽無恥。經過趙建銘、陳哲男、吳淑珍等人諸多事例的洗禮,台灣民眾才逐漸體會:趕走“黨國資本主義”這位惡棍,新來的竟是“裙帶資本主義”的流氓;人民仍然做不了真正的主人。早年的外來政權也許有施政的盲點,但新到的本土政權卻更得貪腐三昧。四十年前少數紅頂商人的攀附鑽營,也比不上台開、彰銀、中信、遠東、高鐵等大老闆的長袖善舞。國民黨的一元化政經權力固然龐大,比起一妻一婿二秘三師,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社論認為,在陳水扁周邊裙帶涉案一一浮現後,台灣人民是該覺醒了。“權力使人腐化”絕無例外;這與當事人是不是台灣之子全無關係。所有的政治權力都需要人民、輿論、司法無情的監督與制衡;這與政權本土不本土也全無關係。如果台開案能讓台灣人民見識到政客的醜陋、體會到裙帶資本主義的可惡,恐怕是這件弊案對台灣社會唯一的貢獻。
    
  “國庫”不該是任何政黨的黨庫,更不該成為政商裙帶的私人財庫!傅正先生地下有知,一定會同意我們今日的感慨! 


    相關專題: 駙馬內線狂炒股 陳水扁被玩完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