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增兵維和容易 解眞主黨武裝困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0 10:16:44  


  中評社香港8月20日電/《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評說,黎巴嫩政府軍一九六九年以來首次越過利塔尼河進入黎巴嫩南部地區。黎巴嫩部隊進駐黎南是聯合國停火進程的一部分。雖然多國在聯合國開會後同意派遣部隊前往黎巴嫩,參與維和任務,但聯合國尙未對如何解除眞主黨武裝達成一致。這將為未來的衝突埋下隱患。 

  社評說,意大利、法國已經允諾派遣部隊到黎南維和,德國則答應派出海事執勤部隊。其它幾個歐洲國家尙待證實是否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孟加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尼泊爾已經同意派兵。馬來西亞表示得讓他們先了解具體維和任務方作定奪。不過以色列表示,讓那些不承認以色列生存權的國家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會有問題。須知,印尼和馬來西亞迄未承認以色列。 

  黎巴嫩政府軍部署南部或許是它面臨的最大挑戰。儘管在以色列與眞主黨激戰三十四天期間一直袖手旁觀,了解黎巴嫩軍隊的西方官員對黎巴嫩軍官的專業性和黎巴嫩軍隊的士氣評價都很高。他們表示,黎巴嫩指揮官都認為部署南部執行任務是協助將黎巴嫩軍隊建立為一支眞正國家武裝力量的機會。 

  社評說,但是黎巴嫩軍隊的問題相當嚴重。最實際的問題就是它的裝備老舊,而部署一萬五千名官兵到南部也是後勤作業的一大挑戰。此外,黎巴嫩軍隊的組成反映該國的宗派分歧,雖然政府曾努力改革加強軍隊的團結意識,但是黎巴嫩軍隊目前並不適於執行尙未達成政治共識的一項任務,尤其是維持和平的任務。 

  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指出,在黎南部署軍隊是要捍衛國家,除了國家當局之外,任何人都不得持有武器。但是黎巴嫩軍隊將如何處理原先控制黎南的眞主黨及其武器,仍然不得而知。貝魯特盛傳一項典型的黎巴嫩式妥協安排,就是眞主黨戰士撤離黎南,但是獲準將部分武器藏起來。只是這種安排是否會得到介入停火過程的其他主要國家的認可,仍是未知數。而眞主黨領袖納斯拉勒十四日已表示,他的民兵不會交出武器,眞主黨也不會放棄在黎南的陣地。 

  美國國務卿賴斯日前接受訪問時指出,擴展的駐黎巴嫩聯合國維和部隊會有強大的授權,但是不會搜尋民兵和武器。她說:“我不認為有人期望這支部隊會負責解除眞主黨的武裝。解除一支民兵的武裝必須先有一項計劃,然後希望他們會自動放下武器。” 

  社評指出,通過一項要求解除眞主黨武裝的聯合國決議是一回事,眞正解除這個什葉派抵抗組織武裝又是另外一回事。到目前為止,要眞主黨繳械,無論是對黎巴嫩軍隊,還是對以色列或聯合國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眞主黨在與以色列長達廿多年的武裝鬥爭當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在黎巴嫩乃至整個中東地區舉足輕重的力量。血雨腥風的歷史讓眞主黨人深深懂得,手裏握着槍桿子才是生存下去的本錢。更何況與以色列激戰一個多月,並且使其在戰略上遭受重挫,阿拉伯反以鬥爭前所未有的勝利也為眞主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榮譽。戰爭沒有對解除眞主黨武裝起到作用。相反,還讓阿拉伯世界看到了武裝抵抗的好處。因此,要想眞主黨自廢武功絕無可能。 

  社評表示,以色列早就想解除眞主黨的武裝。早在二○○四年,聯合國就曾為此作出決議,但最終沒有得到執行。以色列借士兵被綁架事件發動進攻,最終的意圖還是想解除眞主黨的武裝,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嚴重破壞眞主黨的基地。然而戰事持續了一個月,以色列卻沒能重創眞主黨,最後不得不訴諸聯合國。嚴峻的事實表明,黎以間解決爭端只能靠雙方在談判桌前作出相互都能接受的妥協,而不是任由大炮去決定。 


    相關專題: 黎以開戰 中東危機升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