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朝鮮試射導彈影響區域穩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7 10:00:15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朝鮮試射導彈影響區域穩定”的社論,指出朝鮮在虛虛實實聲中,選擇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下午試射7枚導彈,招來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和譴責,除了面對美國盟友的經濟制裁外,也加激了東亞的緊張關係。

  7枚導彈包括試射失敗的“大浦洞2型”長程導彈和6枚全落在日本海的短程導彈,前者的射程達6700公里,可擊中美國的阿拉斯加州,被視是朝鮮在面對國際社會壓力之際,藉以宣誓主權和展示軍力的象徵。

  社論表示,朝鮮罔顧國際輿論的壓力,並特地選在美國國慶日當天展示其軍力,被美國視為是一種嚴重的挑釁行為;顯然,朝鮮並沒有把美國之前的警告放在眼裡,反而特地選在美國慶日來“耀武揚威”,導彈落在日本海更是讓美國的盟友日本備感威脅。

  朝鮮試射導彈雖然也令其盟友中國和俄羅斯感到不快,不過中俄在試射之後已表明反對採取經濟制裁對付朝鮮,這讓朝鮮解除了一定的壓力,甚至可以說試射已取得政治意味和宣傳的效應,讓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和制定對朝的策略。

  社論分析,朝鮮領袖金正日走這一步試射險棋,被認為是謀求加強朝鮮在核問題六方談判的籌碼,同時也是反擊美國對它實行金融制裁,凍結3家朝鮮企業在美資產的途徑。況且困擾美國的是朝核問題,這和試射導彈存有顯著的不同,須知朝鮮早在1998年就試射了飛越日本的“大浦洞1型”導彈,而這次“ 大浦洞2型”又失敗,導彈攻擊美國本土之說的威脅論也難立足。

  國際社會必須關注的是,朝鮮一意孤行試射的意圖,朝鮮政府置數百萬饑民不理,卻還掏空國力來發射導彈,對世界和平而言可能被視為是瘋狂行徑,不過國際社會卻還須以理智的態度來對付封閉的金正日政權。

  社論表示,6枚導彈跌落在日本海,對日本而言當然是無法容忍,日本即刻採取制裁行動是可理解的;然而令人擔心的是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日本海的局勢將趨向更緊張,何況韓國和日本在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上最近明顯得緊繃,一旦美國基於安全和以保護盟友為名,加強它在日本海及太平洋的軍事力量,整個東亞的局勢將陷入極度動盪的狀態。

  美國對朝鮮的試射表現得相當克制,這使局勢不致於進一步惡化,它更沒有因射程可達美國本土,而先發制人的攔截導彈,否則勢必使整個亞太區域處於一觸即發的危機。不過,在中國經濟崛起,以及中國的影響力在亞洲擴大後,美國可能會借朝鮮試射的機會,重新在亞太地區佈置新格局,以保護美國的利益,同時又可一石二鳥達到制衡中國的勢力。

  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以商討解決試射的問題,唯恐怕難有一定的成效;成員國即使要求制裁朝鮮也難遂心願,因為中和俄羅斯已表態不同意此舉,在這種情況下,相信只有將朝鮮拉回會談桌上,才有望解除本區域,特別是朝鮮半島和日本海的緊張關係。

  作為朝鮮最親密盟友的中國,雖然無法勸阻試射,但也沒有逃避問題,它除了呼籲各方保持泠靜和克制,也強調了必須採取更多為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帶和和平及穩定的行動,以免導致緊張局勢升溫。中國也重申它維護該區和平,以及推動六方會談的進程不遺餘力,看來它必須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在朝鮮半島課題應起帶頭作用及略加施壓,把朝鮮帶回談判桌上解決紛爭。

  社論最後表示,無論是朝核或試射導致引發的後遺症問題,解決之道仍是必須通過外交途徑;誠如美國國務卿賴斯指出,試射導致已不純粹是美國和朝鮮之間的事,要打破試射後所出現的僵局,六方會談仍是最佳的平台和契機,任何的制裁皆只是短暫的懲罰行動,只有坦誠的對話才能帶來轉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