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應該怎樣“走出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6 06:38:47  


600年前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輸出先進的科學技術,爲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最近,所羅門群島首都發生騷亂殃及華人華商致使損失慘重一事引起了人們的反思,上海證券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不可否認,這些沖擊的背後有某些排外性質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但是否首先應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該怎樣“走出去”。
 
  文章稱,中國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從廣義上講,主要是指産品、服務、技術、勞動力、管理及企業本身走向國際市場開展競爭與合作的戰略取向;狹義的“走出去”戰略是指企業到國外投資,設立生産經營機構,向境外延伸研發、生産和營銷能力,在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合理配置資源的發展戰略。相應地,“走出去”戰略大體可分爲兩個層次:基本的層次是指商品和勞務的輸出,主要涉及貨物、服務、技術、勞務等的出口貿易;更高的層次是指資本的輸出,即對外直接投資,或者說跨國公司化。 

  文章分析道,據世界貿易組織4月19日公佈自中國入世以來的首份《中國貿易政策審議報告》,2004年,中國的貨物貿易額在全球貿易中所佔的份額達到6.7%,儘管這些貿易大部分是由以中國爲基地的外資公司進行的。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爲僅次於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然而,伴隨著更多“中國製造”走向國際市場,貿易摩擦也屢屢發生,可以說中國外貿已經進入摩擦高發期。伴隨著貿易摩擦,中國已成爲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爲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與貨物貿易相比,另一個關於資本流動的數據是,截至2004年,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總額449億美元, 扣除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對境內投資主體的反向投資,累計對外直接投資淨額448億美元。但是,在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中,對 2003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出流量、存量爲基期進行測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相當于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流量、存量的0.9%和0.55%,在國際資本流動中所佔的比重相當低。 

  文章認爲,從上面的分析不難做出判斷,無論是從企業自身發展之所需,還是從中國當前和平發展之所需考慮,中國企業由商品和服務出口轉向資本出口已是勢在必行。如果企業將生産基地移向他國,儘管企業産品已不再標示“在中國製造”,但更有意義的則是背後的“由中國製造”。這樣將會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錢讓別人賺、罪名我們擔”的被動局面,因爲正如《中國貿易政策審議報告》所指出的,目前中國的貨物貿易大部分是由以中國爲基地的外資公司進行的。 

  在這一方面,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已經走到了前面,而且這一趨勢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决定企業能否佔領成長發展的制高點。由此,適時探討企業應該帶著什麽走出去的問題,亦成爲一個緊迫的問題。 

  文章表示,企業除了帶給當地資本、技術、産品、就業等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文明之外,與物質文明共生的文化乃至文明等精神性産品的輸出可能更爲重要。他國對以企業文化爲載體的本國文化或文明之接納和認可有兩個方面的明顯作用:一是有利於企業在當地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提昇企業形象,有助於産品的出售進而提高企業的收益;二是有利於商品和資本輸出國形象特別是國際形象的提昇,提高本國在消費者心中的聲譽和知名度,對該國産品在世界範圍的消費都起著明顯的推動作用,從而有利於該國經濟實力的增强。 

  文章稱,由此想到了鄭和下西洋。600年前,鄭和始終本著“懷柔遠人”、“和順萬邦”和“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導“王道”和反對“霸道”,建立幷鞏固了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中華文明,輸出先進的科學技術,爲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梁啓超曾評價鄭和下西洋的輝煌業績:“有史來最光焰之時代。”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5000年綿延不絕,究其原因,在於其海納百川的包容力,在於其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在於其“懷柔遠人”的親和力。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中華文明之精神實質的話,非“和”字莫屬。君子和而不同,民族和而不同,國家和而不同,文明和而不同。惟有和而不同,才有世界文明的豐富多彩,才有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才有人類文明的生生不息。 

  文章評論道,當然,利潤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但僅靠利潤,沒有一個可以爲別人所承認和認同的以本民族文明爲其精神實質的企業文化、企業文明,企業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不斷完善的過程。相信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在未來中國內部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走出國門,在全球化舞台上向世人展現中國企業强勁實力的同時,也展示著中華文明的久遠魅力,傳遞著中華文明的持久影響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