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有效激發中國農村市場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9-12 08:55:56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當前,隨著中國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村市場逐漸萎縮,在經濟發展中地位和作用呈現逐漸減弱的態勢。有效啟動中國農村市場,就是要讓各種資源和產品流向農村,讓農村消費為新一輪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農村消費包括但並不局限於農村居民消費,農村消費中普遍存在著“能不能消費”“願不願消費”和“敢不敢消費”等問題。

  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

  經濟日報發表重慶工商大學劉富勝文章分析,中國農村居民可分為進城務工群體和留守群體,前者以青壯年居多,後者以老幼年居多。進城務工群體雖然具有農村居民身份,但其生活與消費都在城市;留守在家群體的生活與消費都在農村,他們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都很有限。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就是要讓進城務工群體願意回鄉消費,比如,進城務工群體願意回鄉發展產業、修繕農村住房等。因此,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和提高農村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農村居民能否實現增收受諸多因素影響,就醫療保障而言,農村居民患病後的治療成本與城市居民差不多,但其能享受到的保障水平卻偏低。目前,中國農村和城市都處於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的轉型階段,農村和城市的養老成本日漸趨同,農村老年群體因子女進城務工得不到較好照顧的可能性很大。城鄉社會保障水平差異是歷史造成的,綜合了農村的土地因素以及城市職工工作期間的繳費因素。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就是要破除身份限制,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層級選擇,在普遍提高基礎社會保障的同時,讓有條件的農村居民能夠購買和享受更高水平的社會保障。

  傾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

  文章表示,當前,農村的道路交通、生產生活所需的水電氣以及環境保護設施等有待進一步優化。中國部分農村仍未實現“村村通”“戶戶通”,有些鄉村即使修建了道路,卻也存在硬化不夠和寬度不足等問題。

  補齊農村道路交通短板,就要讓村級道路能夠滿足多數車輛的雙車並行或者會車通行。補齊水、電、氣等基礎設施短板,能夠更好地保障農村用水、用電和用氣安全。大力整治興修農村的水庫與溝渠,綜合發揮其在農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加快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讓每戶農民都能喝上健康的水。積極推動農村電網改造,確保農村居民生產用電和生活用電實現擴容增容,有效解決農村電壓低、負荷分布不均和設備老舊等問題。在分散居住地區大力推廣沼氣池建設,進一步滿足農村居民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在集中居住的地區鋪設燃氣管道,讓住進樓房的農村居民用上天然氣。補齊農村環保設施短板,配置垃圾收集箱、修建垃圾中轉站和垃圾處理廠,配齊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隊伍,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的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積極推動公共資源配給均衡

  文章提出,加強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建設,提升鄉鎮黨員幹部的法治水平、業務水平和媒介素養;加大鄉鎮公共服務中心信息化改造投入,實現縣鄉數據共享,讓多數農村事務能夠通過信息平台得到辦理。切實發揮鄉鎮公立醫院在農村醫療診治和救助服務中的作用,明確城市醫院與鄉鎮醫院的對口指導幫扶關係;鄉鎮公立醫院的硬件設施應達到甚至超過縣級城市的街道社區醫院,並且配齊全科醫生和護士。

  此外,加強鄉鎮幼兒園和中小學建設,縮短城鄉教育差距。在縣級範圍內,促進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的城鄉合理流動。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待遇,把鄉鎮工作經歷作為教師評職稱和職務晉升的重要考核條件。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興辦鄉村醫院和學校。

  盤活農村閑散土地資源

  文章指出,在中國農村存在土地閑置、無人耕種、任其荒蕪的現象,由此,盤活農村閑散土地資源,必須堅持集體所有制為前提,在使用權和經營權上做好文章。部分地區進行嘗試並積累了經驗。以重慶的“地票”制度為例,農村居民將閑置宅基地進行複墾形成“地票”,城市用地單位通過購買“地票”獲得用地資格。作為該政策的配套措施,農村居民在完成宅基地複墾後即轉變為城市居民,具備購買城市養老保險資格。

  部分地區的農村以村集體為單位,將閑散農用地集中起來,通過組建農業合作社或引進農業公司進行規模化經營,農村居民就地轉變為農業工人,既能增加收入也能照顧家庭。若以此思路繼續深化改革,破除城市居民到農村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就能夠更好地推動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城市居民到農村生產生活既不會改變土地集體所有制,也不會剝奪農村居民對土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而是要將事實上閑置的土地轉變為農村居民實實在在的持續性可支配收入。特別是引導城市居民到農村生活和消費,還能不斷增加農村實際居住人口,在一定程度上轉變農村的衰敗態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