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富郭台銘:我是山西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9 16:44:20  


郭台銘(資料圖片)
  專訪到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實在是記者在兩岸經貿論壇上的意外收穫。因為這位著名的臺灣企業家“超級低調”,很少接受記者的採訪。儘管眾多島內外記者從會場一直追到他下榻的中國大飯店,言辭懇切要求採訪,郭台銘也還是一律婉拒,唯獨為本報記者開了綠燈。記者興奮之余也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郭台銘:我是山西人!

  “一句‘山西媳婦’打動我”

  必須承認,記者第一眼見到郭台銘,就被他身上的一種氣質吸引,他個頭很高,身材筆挺,目光犀利,笑容恬淡。4月15日中午,記者如約與郭台銘共進午餐。剛落座就忍不住問他為什麼肯接受本報訪問。郭台銘很認真地說:“因為你說我是山西人,你也是‘山西媳婦’。”

  原來如此,素聞祖籍山西的郭台銘對故鄉感情格外深厚,百聞不如一見,沒想到我愣愣的一句“我是山西媳婦”,竟打動了這位面相冷峻的臺灣“商界梟雄”。

  記者直言問道:“您的微笑為什麼這麼少?”郭台銘一愣,突然笑了,笑得很燦爛,“我不經常笑?或許是習慣了。”

  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嚴肅大多是工作造成的。“再說,我如果總在笑,那每個媒體都認為我要接受他們的採訪,就沒有你今天的獨家專訪了。”記者也笑了,接著問:“您的身上有一股霸氣,但我感覺其實您的微笑很親切。”郭台銘再次大笑,“很多人第一眼見我,都會覺得我有霸氣。其實我只是比較嚴肅。這是我的缺點,看來我要改一改這個習慣,多些微笑了。”

  骨子裏就是晉商

  果然,接下來的交談中郭台銘的微笑多了很多,氣氛輕鬆愉快。

  郭台銘點了簡單的生菜沙拉後繼續和記者交談。突然,他似乎被什麼東西吸引了,問服務生道:“刀削麵在這份菜譜裏沒有啊,請給我加一碗刀削麵。”記者介紹說:“菜譜裏有擔擔麵。”郭台銘說:“山西人,喜歡吃刀削麵。”

  刀削麵端上來,郭台銘吃得津津有味,一點不浪費。這時他的電話響起,記者發現,那是一款很普通的老款手機。“我還以為您的手機一定很先進很時髦呢。”記者打趣道。他笑著說:“時髦是你們年輕人的喜好,山西人嘛,務實。手機只要能用就行。”

  郭台銘告訴記者:“山西重商,重商的人講實務。你注意到了嗎?山西的大院外表看來並不富麗堂皇,但是裏面的功能卻很齊全。山西人的特點,‘不形于外而藏於內’。”

  “山西人還能吃苦。其實這也是環境逼出來的。”郭台銘說。他本人就是位超級工作狂,有時一天工作達16小時以上。“鴻海靠的就是苦幹、實幹,還有拼命幹。”郭台銘堅定地說。

  “我聽說在臺灣科技產業界,您被稱作‘梟雄’,是這樣嗎?”記者問道。

  郭台銘不置可否:“和晉商打交道,你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非常遵循商業倫理。山西人做生意不講‘零和’而講‘雙贏’。比如眼前有3個麵包,3個麵包我全吃掉,一點渣也不給你留,這是零和;但是我吃兩個你也可以吃一個,這就是雙贏。”郭台銘饒有興致地舉例。“山西人做生意,眼光長遠,精明但絕不失厚道。”

  毫無疑問,這些特點在郭台銘的身上都體現得十分鮮明。郭台銘也曾經比喻自己只是一隻地瓜,長得很大,被別人發現了,爭相觀看,結果踩壞了附近的農田,卻要怪到地瓜的頭上。但就是這個“地瓜生根”的策略,讓鴻海在全球產業重新分工、結構重新調整之際,深耕佈局,做到“一地研發、三區(亞、歐、美洲)製造、全球交貨”。

  只做投資,不做投機和賭博

  媽媽給的結婚錢,郭台銘拿出一半創業。鴻海成立之初只有10名員工,如今鴻海在全球的員工多達5萬人。

  很難想像,如今坐擁百億的郭台銘,當年為了見一個客戶可以在外淋雨4個小時。“年輕人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困難,不要輕言放棄,要有承受失敗的勇氣。我年輕時所經歷的失敗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多,我最初創業缺人才,缺市場,缺資金,缺技術,什麼我都經歷過了。常言說,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媽媽多,兒子才會多。年輕的時候經歷失敗和挫折多並不是壞事,其實是一種幫助,即使摔跤複元得也快。”郭台銘告訴記者,“創業之初,資金都是媽媽辛辛苦苦攢的,所以我花每一分錢的時候,要算20次。對我來說做生意分三種,賭博、投機和投資。我只做投資,投機和賭博的事情不做。”

  “有很多的山西煤老闆,賺了錢後就瘋狂買樓,您知道這個現象嗎?” 記者問。郭台銘點點頭說,“中國有一句古話,來得容易去得快。賺錢容易守錢難。他們有沒有把錢投資在礦工的安全和福利上?有沒有把錢投資在採礦的技術上?或者是替代能源的尋找和開發上?把錢只投在房地產有些急功近利。”

  郭台銘非常關心年輕人的未來,“山西人要有沖勁,尤其是現在的山西年輕人,要勇敢地站出來,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經驗,為山西的發展做事。我非常願意幫助山西的年輕人發展,可以為他們提供支援和幫助。”

  身體裏的血液是不會變的

  郭台銘對自己很低調,但是從不吝嗇於對山西的宣傳;他對自己很“摳門”,但是在山西捐款已經上億。郭台銘說:“我們都講祖先、講尋根。你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華僑華人向自己的家鄉捐錢建學校?出門在外不忘記家鄉,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文化的體現,身體裏流動著的血液是不會改變的。”

  “過去山西人很窮,在土地不肥沃的環境下養那麼多人很困難,所以山西人在這種環境壓力下只有走出去逆境中成長會更結實。”

  郭台銘舉了個例子:“法國好的葡萄酒,它所用的葡萄都是生長在貧瘠的土地裏,沒有水分,缺乏養分。葡萄為了吸收水分,它的根一定要紮向土裏更深;為了見到陽光,它的葉子會拼命地向外伸展。惡劣的環境激發強烈的求生欲望,它的生命力就很旺盛,所以這樣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才夠上乘。”

  “你身上有一股沖勁,我很欣賞。”郭台銘話鋒一轉。聽到表揚記者自然很開心,忍不住也讚美了自己的家鄉幾句:“這是青島人的特點。”“你是青島人?我的父母也在青島生活過很久。”郭台銘驚訝地說。“看來我們還是有點‘緣分’的。”記者套了句近乎,郭台銘笑了,點點頭。

  郭台銘,一位成功的商界人士,更是一位充滿魅力的血性男人。在他的身上,山西人的不事張揚、厚道、務實、果敢和堅毅體現得淋漓盡致。郭台銘雖然出生在臺灣,但對山西,對青島,對祖國大陸的那種真摯情感讓記者深深地感動,不,應該是震撼。

  鏈結:

  郭台銘,1950年出生在臺灣。現任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2001年獲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第198名;2005年,美國《福布斯》雜誌的最新全球富豪排名,以32億美元身家名列第183名,首次躍升為臺灣首富。(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