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股市派給中國經濟五大利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0 07:14:15  


  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中國經濟近年來飛速增長,可是一向被稱爲經濟晴雨表的內地股市却背道而馳。重啓IPO後,步入全流通的內地股市能否成爲中國經濟真正的晴雨表和風嚮標?在人民幣昇值的大背景下,股市也成爲資金喜歡聚焦的地帶,這種資金的重新分佈,會加快人民幣昇值的步伐嗎?另外,在內地不多的投資渠道中,股市被激活會分流樓市資金嗎?香港商報就此發表文章分析如下:

  1,加速擴容市值料加速貼近GDP

  文章認爲,儘管中國股市2001年以來的大幅下跌擠出了一些泡沫,但是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幷未明顯改善,目前的市場還是一個資金市和概念市,從最近一段時間全流通新股的瘋狂表現也能看出,這是個很不成熟的市場。不過,湘財證券深圳營業部總經理羅琦表示,由於內地股市仍處於轉軌時期,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他認爲現階段的內地股市容量太小,被操縱的可能性大,這是導致瘋狂炒作,常常與中國經濟發展相背離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深滬兩個市場的流通總市值尚不足四萬億元人民幣,祗相當于GDP的四分之一,而國際間的成熟市場,市值幾乎都相當于本國GDP的四-五倍,香港股市目前的總市值是其GDP的五倍以上。平安證券研究所高利表示,相比國際市場,內地股市市值與中國GDP相差懸殊,因此,要想使內地股市真正起到經濟睛雨表的作用,第一步就是擴容,而全流通會加快這個進程。他表示,下半年一些股改公司非流通股份將登陸市場。另外近期狂熱‘追新’後,也將激發管理層將上市提速,這爲全流通公司贏得了一個好的開局。他認爲,以往上市祗是一味圈錢,現在由於有全流通的過濾,未來上市公司的質素會有明顯提高。因此,在未來幾年時間,因發新股而導致市場對擴容的恐慌氣氛不會多見,這將爲內地股市迎來最寶貴的發展時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壯大的內地股市將實現供求平衡,届時,其與中國經濟的關聯度將自然展現出來。

  2,促資源更合理配置

  也許當A股市場承載了能够代表國民經濟狀况的絕大部分骨幹企業時,股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國民經濟晴雨表,才可能進入真正反映中國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成果的長期牛市。長城證券一位資深的投行人士發出此種感慨。而實際情况呢?也確實如此,目前A股市場的畸形不僅表現在容量小,行業分佈也極爲不合理。平安證券對2005年A股公司年報進行總結後發現,石化、鋼鐵佔A股盈利53%,而這兩個决定A股命運的行業,其行業週期與國民經濟幷不吻合。因此,‘袖珍型’的內地股市與中國經濟發展不合拍,也是不能避免的事情。不過,深圳證券信息公司首席分析師毛迅認爲,全流通後的內地股市對中國經濟的最大貢獻,就是能促使有限的上市資源更爲合理的流動,使最具成長力的公司能够獲得資金上的支持。而祗有這些行業龍頭成爲內地股市的中堅,才能對整個經濟作出超前反映。

  3,有助幷購促産業整合

  文章稱,申銀萬國證券一項研究表明,歐美髮達市場每年幷購的數量高達上千宗,而內地市場每年有效的幷購尚不足百宗。研究認爲,一個效率如此之低的市場,當然很難發揮股市對整個經濟的調配作用。但是,全流通後的市場在這方面將有一個明顯的改善,近期內地股市幷購行爲頻現就是一個先兆。比如,近期股改後的寶鋼與邯鋼,已展開了第一輪的收購與反收購較量。緊隨其後,三一重工表示有意收購徐工。而這些收購行爲已不同於當年‘寶延風波’,不再祗停留于概念炒作,而更多的是突現行業的整合。招商基金研究員陳先生示,全流通爲幷購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壓力。如果想不被惡意收購,或者說被低價收購,就要提昇整個公司的質素,這對公司管理層來說,能遏制其惡意‘圈錢’,對中國經濟來說,則有利於其微觀循環。他進一步認爲,股改和全流通IPO在加速産業幷購同時,也放大了優質資産效應,使追逐優質資産成爲風氣,有利於市場賞優汰劣機制的形成。國泰君安證券的蔣先生認爲,內地股市以前的跨國幷購較少出現,而全流通則增添了國際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通道,相信將來跨國幷購在A股市場會多起來。他說,這在加速內地股市國際化同時,也有助於內地企業加速國際化。

  4,疏導樓市資金流向股市

  在內地現今不多的投資渠道中,樓市與股市是絕對主流。平安證券研究所李先明說,1999年股市火爆時,樓市却相對淡靜,而股市自2001年回冷後,樓市却逐漸昇溫。今年年初,股市和樓市一齊發威,這是歷史上不多見的情况,但隨後過熱的樓市就遭遇到宏觀調控。總結以往市場,李先明說,這兩個市場是相互起落,‘翹翹板’效應相當突出。現在政府政策取嚮明顯,抑制過熱的樓市、扶持積弱的股市,加上內地主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已超過10倍,一般人難以承受;還有房屋投資收益已明顯低於股市,因此,他們研究認爲,主流投機資金將由房地産回流股市。他們預計,這種歷史上的‘蹺蹺板’效應還會重演。但是,中國社科院易憲容先生就認爲,儘管現在採取宏調,但樓市還是熱得很,資金不可能輕易轉移。他說,確實內地樓市泡沫大,需要調整,但是樓市資金幷不容易出來。一個很明顯的證據就是,現在幷無大的樓市交易出現,這又何談資金流出呢?而且,從國家長遠政策取向來說,也是要由樓市消費來拉動內需,調控也祗是限制上漲的速度,幷不能改變樓價上漲的大趨勢,這也是一些樓市投機資金敢於與政策博弈的主要原因。當然,全流通後的股市仍然爲苦無出路的龐大的炒樓資金提供了一個新的投資多元化的渠道。從這個意義上說,全流通股市無异于內地高溫樓市的退燒藥。代雪峰認爲,中國居民儲蓄充足,祗要內地股市表現健康,實際上,根本可以不用考慮從樓市分流的資金,因爲新增資金會大大高於這股資金。他說,當年日圓昇值時,就是股市和樓市一樣火,很難說,現在人民幣昇值,不會出現和日本一樣的情况。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葉秀亮也贊同此種觀點,他認爲樓市和股市本來就是互相牽引的,股市上昇的利潤會增加置業需求及刺激樓價,而樓價上昇也會帶動股票需求及公司業績,進而刺激股價。股市表現好,會較快結束樓市的調整。

  5,行情火爆舒緩人民幣昇值壓力

  文章指出,內地市場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國際資金在這個市場里還不是主流,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情再火爆與人民幣昇值關聯幷不大。不過,這幷不排除國際投資者借投資內地股市,來分享人民幣昇值的成果。前段時間,國際投資大師羅杰斯就表示,他們從去年下半年已投資相當部分的內地A股,幷認爲A股是未來幾年全球最好的市場。荷馬斯旗下基金公司執行董事代雪峰在作出上述分析時表示,內地股市的活躍表現,不但不會增加人民幣昇值的壓力,相反還會吸引一部分外匯儲備轉投這個市場,從而改善中國外匯儲備高居不下的情况,有利於緩解人民幣昇值的壓力。在整個中國融資市場,祗佔較小份額的內地股市對人民幣昇值貢獻不大,但是人民幣昇值對內地股市的反作用力,却藉助全流通表現得特別明顯。毛迅說,在人民幣昇值的預期下,一部分原打算海外發行的中小企業會改變初衷,選擇留在內地上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