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防務專家評中國新一代遠程運輸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4 11:39:24  


中國正在全力建設一支具備“全球作戰”能力的進攻型軍事力量。
由上至下:國產大型遠程運輸機想像圖;國產新型運九運輸機想像圖;國產大型遠程運輸機三視想像圖。
  編者按:美國保守派所宣言的中國威脅論的一個重要論點是:中國正在全力建設一支具備“全球作戰”能力的進攻型軍事力量。而大型戰略運輸機作為遠程力量投送平台對於進攻型軍事力量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因此,美國一直非常關注中國在大型運輸機方面的進展。本文編譯自美國著名保守派學者理查德﹒菲舍爾所著《新型運輸機:解放軍的新一代武力投送平台》一文。本刊刊登此文並非同意其觀點,亦非証實文中內容,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理查德﹒菲舍爾 原著  牛 志 編譯

  前言

  本文作者認為,盡管經過了許多次的失敗,但是中國顯然一直都沒有放棄研制國產大型運輸機的夢想。中國不僅打算在民用運輸領域對空客和波音發起挑戰,同時還打算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國產大型運輸機部隊以加強解放軍的遠程武力投送能力。解放軍空軍現有空運能力相當有限,其運輸機群主要由25-40架運-8中型運輸機(仿自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研制的安-12)和大約20架上世紀90年代購入的俄羅斯伊爾-76MD重型運輸機組成。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將大型運輸機的研制工作視為實現其“強國”夢想的必要步驟。在最近的兩年裡,陝西飛機制造公司以國產運-8改進型中型運輸機為基礎研制了一系列新型運輸機和軍用電子戰飛機,其中最新的型號莫過於最近才公布的運-9了。該機的最大載重量為20噸,無論是經濟性還是飛機本身的性能都有相當提高。此外,中國似乎正試圖在烏克蘭的幫助下研制新的國產大型“戰略”運輸機,其最大載重量預計在50-60噸之間。同時中國似乎對安東諾夫安-124巨型戰略運輸機也十分感興趣,不排除未來從烏克蘭進口或者合作制造該型運輸機的可能,作為當今世界上著名的運輸機,安-124的最大載重量高達150噸。

  解放軍正在進行中的預警機研制項目共有4個:它們分別是KJ-2000大型預警機,兩種以運-8為基礎研制的中型預警機,以及一種小型的艦載空中預警系統。反觀美國空軍,早在1977年第一架安裝了早期機械掃描式旋轉雷達天線的波音E-3“望樓”預警機就已經開始服役了,而最新型空中預警機E-10A的改進工作也在積極進行中,該機將能夠對分別來自空基和陸基地形測繪雷達的信息進行處理整合,作戰能力更加強大。對於這些“力量倍增器”來說,能否研制出一款性能出色的空中預警機的關鍵,在於能不能研制出一種性能先進的大型運輸機。

  空運能力與全球雄心

  二戰期間,美國的全球兵力投送主要依靠它強大的海上力量來完成,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美國空軍戰略空運能力的不斷增強,這一任務越來越多地交給了大型噴氣式運輸機完成。從1948年爆發的那場著名的柏林大空運開始,在以後的幾十年裡,美國空軍的大型運輸機一次次地出現在軍事行動和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中,它們已經成為了美國實力的象征。

  美國建立大型噴氣式運輸機部隊的指導思想可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風行一時的“靈活反應”理論,該理論指出,為了避免使用核武器,美國軍隊必須具備投送大量常規武力的能力。截至1968年,美國空軍已經裝備了284架洛-馬公司C-141“運輸星”重型運輸機,這批飛機已於2005年全部退役。由於擁有十分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和成熟的制造工藝,洛-馬公司在1968-1973年間還為美國空軍建造了一批載重量高達118噸的C-5“銀河”戰略運輸機。按照計劃將有大約111架“銀河”運輸機被升級到C-5M的水平,它們將會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首架C-5M已於2006年5月完成了升級改裝工作。另外,預計到2009年,大約180架載重77噸的波音C-17“環球霸王-III”型重型運輸機也將交付完畢,屆時這批飛機將於C-5M一起構成美國空軍戰略空運力量的新核心。

  本文作者從美國的經驗出發,認為中國也十分需要建立起一支能夠實現“全球到達”的軍事力量。他還引用了今年5月,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楊毅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退役少將)在與一位來訪者舉行會談時的話:“尤其值得重視的是,與維護中國利益的政治、外交、文化等手段相比,中國的軍事力量嚴重滯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需要建設一支與其國際地位相稱的軍事力量……這就要求必須把‘軟實力’與‘硬實力’結合起來。”

  本文作者認為,類似的言論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這表明中國人的遠洋作戰之夢初露端倪:中國軍方迫切希望能夠建立起以航母戰鬥群為代表的遠洋作戰體系,從而獲得更強的武力投送能力。同時中國將會不遺余力地研制大型運輸機,以全面提升空軍的戰略力量投送能力。

  第11個五年計劃和大飛機主張

  200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了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10)。一位來自中國一航(AVIC I)的“高層官員”在3月10表示為了響應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規劃,一航集團正在積極為研制國產“大飛機”作準備。這位官員同時還表示他所說的大飛機指的是那些載客量在150人以上的大型客機或者最大載重量超過100噸的大型運輸機。本文作者說,早在2004年,國務院就已經向國內的兩大航空工業集團下達了研究建造150座大型客機可行性的命令,因此國家今年所作出的研制大飛機的決定對於這些國產大型運輸機的積極倡導者和擁護者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本文作者認為,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研制能力一直是制約中國“大飛機”研制工作的最大瓶頸,而劉大響是中國航空發動機研制領域的著名專家。作為一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執教多年的著名教授,他於1995年獲得了被選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巨大榮譽。不過他似乎與解放軍的許多項目也有很深的聯系,他還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總裝備部下屬的科學與技術委員會的成員。同時劉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和人大中烏友好委員會的代理主席──對於中國人的“大飛機”夢想來說,來自烏克蘭的技術支援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委員,劉相繼在2003年和2004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了研制“大飛機”的提案建議,很顯然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大飛機”研制工作已經列入了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中。劉對媒體記者說150座的大型客機預計將於2015年研制完成,2020年正式投入國內航線運營。2005年6月劉還曾表示說,“如果到2020年我們還沒有自己制造的大飛機,那麼有可能到2030-2040年都不會有,所以說研制大飛機目前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能夠自行開發生產大型運輸機對於中國來說有多麼重要,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中國才有可能實現其成為一個經濟與軍事超級大國的夢想......(文章來源:《國際展望》雜志2006年第16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