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環境報告:中國排名上升,仍屬中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5 15:23:15  


  中評社廣州9月15日電/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9月14日發佈2007年《全球商業環境報告》。在175個經濟體中,中國的排名由去年的108位上升到93位,屬中等偏下水平。報告認為,中國在新企業成立、行業經營許可、信貸獲取和稅收制度四個方面表現欠佳,這些指標的排名全在100位以後。不過中國進步的步伐很快,以多項重大的法律法規和機構改革措施,榮獲全球商業環境改革的第四名。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全球商業環境報告》今年已是第四期,《報告》基於10大類衡量政府規制及其執行水平的量化指標,包括開辦企業、辦理許可、用工制度、產權登記、合同執行、獲得信貸、跨境貿易、投資者保護、納稅和關閉企業。內容涉及一個普通的內資企業從誕生到消亡整個過程中所要遇到的法律法規和行政管制。調查樣本是經濟體中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中國的樣本是上海。 

  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麥克爾•克雷恩表示,報告的目的是想通過比較直觀的比較,指出政府政策制定中應當改進的地方。《報告》顯示,發達地區在與企業經營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內容、執行和改革等方面都要優於較貧窮的地區,窮國的企業往往要受到比富國企業更多的政策規制束縛。管制越繁瑣,其企業監管和產權保護程度越差,正規經濟的比例越低,腐敗越嚴重,經濟增長越慢。 

  新企業成立這一項中國排名128位。報告顯示,儘管中國在年初實施了修改後的公司法,大大降低了開辦企業所需的最低資本金門檻,但企業完成所有註冊程序到合法運作這個過程仍然需要13個步驟,花費35天時間和相當於人均年收入9.3%的成本,還必須籌備相當於人均年收入2.1倍的初始資本金。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個過程只需要2至3天時間,很多國家並不設初始資本金的門檻,認為這是企業按運營需要自行決定的事。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昨天在發言中認為,中國對於註冊資本金設定的門檻無論從公平還是從效率角度都不合理,這說明中國不鼓勵窮人做生意,這對於低收入群體的創業設置了很大的障礙。 

  在稅收制度方面,中國排名168位,表現最差。中國一個中型企業每年必須完成44次稅收支付,耗時872個工作時,遠遠高於東亞地區平均水平,總稅負達到企業總利潤的77.1%。 

  克雷恩先生昨天在發佈會上提到,他們在發給企業的調查問卷中設計了三個問題,分別是稅務官去檢查時要不要準備禮品?獲得運營執照要不要準備禮品?獲得進出口執行要不要送禮?中國企業的調查結果是給稅務官送禮的比較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