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權力集中的寶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0 07:06:05  


  北京金融街上的建築外表平淡無奇,令人難以看出樓內所作决策對世界經濟的重大意義。 

  這就是中國央行討論是否昇值人民幣的地方,也是幾家大型國有銀行决定外國投資來源的地方,還是一些全球頂尖投資銀行蜂擁而至,與政府决策者做鄰居的地方。 

  經過10多年建設和高達38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後,城市規劃者希望,這個地方會開始像中國以外的金融中心那樣更爲人熟知。 

  與上海浦東或香港中環相比,金融街的外表不怎麽浮華。但毫無疑問,這個紫禁城以西一公里見方的地段內掌握著巨大的政治權力。 

  “中國的重要機構都在這裡,”金融街控股有限公司(Financial Street Holding)副董事長鞠瑾說道。金融街控股是金融街的開發商,得到了當地區政府的支持。 

  “成爲頂級金融中心不僅要有華麗的大樓,更要有能够影響世界的機構。” 

  北京改造金融街的雄心始于90年代初。隨著北京力圖在2008年奧運會前完成市區改建,近幾年的建設步伐已加快。 

  在平常的工作日,建築工人與商人走在人行道上,四週一片喧囂。 

  當地政府希望金融街與中央商務區競爭。中央商務區是一個跨國公司辦公樓與零售商匯集的地段。 

  金融街的優勢在於政府機構集中,而且能供應大量寫字樓空間。“政府給了我們任務,要我們把金融街做成功,”鞠先生說。 

  他表示,這裡的寫字樓需求一直很强勁,寫字樓面積佔全部建築面積的四分之三,到明年就沒有多少可供出售了。 

  金融街基本上是政府機構、本土銀行與國家控股企業的匯聚之地。 

  據開發商的數據,每天估計有100億元人民幣資金在這裡進出。 

  中國證監會(CSRC)和中國保監會(CIRC)等政府監管部門的總部都在這裡。中國的銀行監管機構也在這裡有辦公室。 

  和一大批本土開發銀行與商業銀行一樣,已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CCB)也把總部設在這裡。 

  中國幾家主要電信運營商和大型保險公司的總部都在鄰近地區。外資銀行也很快遷往了金融街,大多租用或管理由海外建築設計師設計的物業。爲吸引投資,北京一直在提供一系列財政補貼和激勵措施。 

  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瑞士銀行(Swiss Bank)以及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都計劃在該地區建立它們的中國總部或代表處。 

  鞠先生說,外資機構目前佔用鄰近地區全部寫字樓面積的10%,這一比例在2008年後可能翻倍。他表示,與中國政府監管部門的頻繁溝通正變得至關重要。 

  “在中國,尤其是在過去10到15年,政府對金融部門的控制非常嚴格,”他說。“這個地區非常集中……你能在5到10分鐘內見到想見的人。” 

  隨著外資銀行的遷入,各主要酒店集團預測會有大量商務旅客涌入。目前,多數商務旅客更喜歡在市區的東部下榻。 

  去年,洲際酒店集團(InterContinental)在這裡建了一座豪華酒店,威斯汀(Westin)和麗茲-卡爾頓(Ritz-Carlton)連鎖酒店集團今年也計劃在這裡開設酒店。 

  一個國際會議中心、高檔購物商場以及餐飲酒吧街都在建造中。 

  人們對這些街道非常樂觀。金融街控股管理人員沈宏昌(Shen Hongchang)說:“它會像華爾街一樣。” 

  但目前來看,金融街仍在建設中,等待著它的出頭之日。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