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誤判當前國內宏觀經濟形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6 06:52:59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最近公佈的宏觀經濟的數據顯示,2005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10.2%,出口同比增長26.6%;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26萬億元,已經超過了全年新增貸款2.5萬億元調控目標的一半。 

  與此同時,前三個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長速度分別爲19.2%、18.8%和18.8%,遠遠高於16%的調控目標;國內固定資産投資前兩個月同比增長爲27.7%,城市居民消費增長13.5%。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易憲容文章稱,對於這樣一組數據,官方的說法是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是處於一個潜在經濟增長區間內,有人認爲反映了國內經濟增長內在動力的增强。因爲,從市場預期來看,消費者預期指數、企業信心指數及採購經理指數都處於上昇區間;還有,外資看好中國,“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等,這些都是國內經濟增長的動力。 

  但實際情况幷非如此。當前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不僅處於潜在經濟增長區間的上限,更重要的是,表明政府早幾年的宏觀經濟調控基本上效果不大,固定資産投資過熱幷沒有得到真正的緩解。特別是一年多的房地産宏觀調控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不少地方的房地産投資與房價發生强勁反彈。 

  在這樣的情况下,不僅經濟增長方式無法轉變、國內産業結構調整困難、資源浪費性與環境掠奪性經濟盛行,而且也讓整個中國經濟面臨著更多的風險與危機。在一個由房地産爲主導的經濟中,由於房地産業本身的屬性,不僅會把整個社會資源聚集到該産業,從而擠壓其他産業的發展,而且當大量的資金流向房地産時,也會繼續推高資産的價格。如果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不能够有一個清楚的判斷,那麽中國的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就會面臨著更多的困難。 

  文章指出,國內一些地方的房地産投資過熱爲什麽不能够得到遏制?這裡既有因政績考核標準所導致的地方政府的短期行爲問題,也有政府有關部門對當前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判斷不明確的問題。比如說,有人認爲目前國內經濟處於“高增長、低通脹”時期,因此中央政府應該珍惜眼前形勢,無爲而治。 

  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誤判。如果從國家統計局的名義數據來看,這種判斷是可以理解,但這與實際的經濟生活相差却很遠。因爲,儘管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爲1.2%,但實際情况與公佈的數據差距很遠。 

  比如,今年國內許多最終消費品都在快速上漲。如汽油價格3月份上漲超過9%以上;今年以來,國內各大城市的房價快速上漲,2006年一季度北京房價同比上漲14.8%,深圳漲20.62%,廣州上漲14%,上海今年3月份比2月份上漲18.3%等。居民實際消費與CPI的統計差异很大。 

  正因爲實際CPI遠遠高於名義CPI,這就使得國內銀行的利率壓在最低的水平。實際的CPI高而名義利率過低,這就使銀行債權人(或存款人)的利益輕易地向債務人轉移。在這種情况下,誰能够從銀行借到錢誰就有利,那麽企業與個人豈能不願向銀行借錢?再加上銀行爲了其短期業績及利潤增長,也在千方百計地向企業與個人放款,國內銀行信貸快速增長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章說,目前中國的宏觀形勢基本上是低利率政策的結果。祗要這種政策不變,國內投資過熱就不可能得到遏制。特別是對於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産業來說,投資過熱就不會得到遏制,政府穩定房價就會成爲一句空話。近一年來,政府一直希望藉助微觀工具來進行房地産市場的宏觀調控,由於工具上的誤用,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成了房地産市場藉以快速投資、推高房價的重要理由。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各種經濟問題的癥結所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