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舊廣州風情
http://www.CRNTT.com   2006-03-08 20:52:44



  牛雜

  早先在廣州大街小巷,或有小販推著小車,車上置一煲,熱騰騰的冒著汽,香噴噴的,隔好幾條街也聞其香。於是聚攏不少人來,掏出一個銀仔,便指著要吃這煲中之物。

  這是一煲熱焫焫的牛雜,盡是些牛的上水,牛腸、牛肚、牛肺、牛腩……還有蘿蔔、韭菜等,放在一個大鍋裡燜爛,燜的時間越長越有味道,牛雜中夾雜著蘿蔔的清香,清香中又滲透著牛雜的葷味。配著開胃的辣椒醬,熱辣辣的牛雜入口即化,一股熱氣隨著牛雜下肚,那氣順溜溜的順得胃部舒舒服服,依依韌韌,彈牙的口感伴著撲鼻的氣味,奇香無比,誘人垂涎。過去是小販會舉起那把大鉸剪,“刷刷刷”剪下一段,也是用竹簽厾之。不過,不少人愛吃吸飽了牛雜汁的蘿蔔。韭菜因爲纏牙,塞了牙縫,少人吃了。祗是牛雜蘿蔔似乎經久不衰,不少人,特別是年輕的姑娘更吃得津津有味。

  五六十年代,印度電影《流浪者》風靡一時。年輕人在大街小巷到處唱“阿巴拉咕”,祗是印度語誰也不懂,於是以粵語音譯唱作:

  牛白腩面,啊呀呀!

  牛雜腩呀,啊呀呀……

  至於牛雜炆起來,爲什麽如斯的香,香過幾條街,令人食指大動。其中有無配料的秘方不得而知。大概主要是它開放式的烹調,不是“黑箱作業”,透明度極高。衆目睽睽之下,明火操作,大箱裡的牛雜滾得翻騰,一整天就這樣滾,即使是牛皮鞋,都會滾到腍啦!何况是牛雜啦。

  西方人吃牛肉,尤其阿根廷爲最。他們喜牛排,七成熟稍帶血爲上品。粵人却喜啖其雜碎,炆腍爲佳。吃牛排用刀叉,好大陣仗;而吃牛雜,一枝牙韱足矣,邊走邊品嘗,不必拘泥于斯文。各有風味,自有情趣,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尤其當今後生,喜歡表現自我,祗追求自我感覺。穿著現代,高鞋半衣,發染五色,翹著蘭花指,用細細的竹簽串起蘿蔔、若口叼一串牛雜,盡量張大嘴想把一整串連牛雜帶蘿蔔全都放進嘴裡,更顯其不羈的本色。

  飲凉茶

  在廣州飲凉茶成了一大特色。當然,飲凉茶不是什麽美食,祗不過是萬不得已的輔助之飲。因爲不飲之,再要吃什麽美食就難以爲繼了。尤其有“食在廣州”之譽,不吃點什麽,那真是“好蝕底嘎”!

  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古稱廣州是蠻貊之地,瘴癘之氣甚重。廣州人愛吃,會吃,何况不少美食多爲煎炸之物,如煎蘿蔔糕、煎馬蹄糕、煎芋頭糕、炸春卷、油炸鬼、咕嚕肉、蒜香骨、燒鵝、燒鴨、燒肉、乳猪、鹽鶏、炸乳鴿、紙包鶏、乞兒鶏……多是明火之物,吃的煎炸東西多了,難免因燥熱上火,令咽喉不適,聲澀,吞咽疼痛,這時就要求助于凉茶了。一個凉字道出其功效了。所謂凉茶,是指將幾種具有藥用療效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求消除人體內的積熱,或解除因季候變化引起的喉嚨疼痛、四季感冒等疾患,都可以一杯凉茶搞掂。各種凉茶的主要功能有:清熱解毒,去濕生津,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目赤頭痛,頭暈耳鳴,疔瘡腫毒,高血壓,清凉飲料等。於是飲凉茶也成了廣州人常年的一個生活習慣。

  廣州的凉茶歷史悠久,凉茶品種甚多,著名的有王老吉凉茶、廿四味凉茶、石歧凉茶、三虎堂凉茶、黃振龍凉茶、金銀菊五花茶等;過去大街小巷都開有凉茶鋪,鋪中必有一個巨大的銅葫蘆,堂中或有一副對聯,諸如:

  慣入深山尋百草,
  隱于鬧市賣凉茶。

  除此檔口上一字排開各種茶煲,熱氣騰騰地往碗裡斟凉茶,然後用一片片圓玻璃蓋上碗口以保潔。

  凉茶其實起了醫藥作用,入口苦澀。所謂“苦口良藥”,廣州人不得不飲。大人飲凉茶尚可以瞌了雙眼,硬著頭皮灌下去。祗是細佬仔們,要他喝下這杯苦茶,那真是“阿崩叫狗,越叫越走”。這樣凉茶鋪鋪備有話梅、甘草欖之類的送茶果,以哄小孩飲凉茶物質剌激之餌。此外,另設龜苓膏、竹蔗馬蹄水、菊花茶、羅漢果等甜飲以供選擇,這也是一筆生意。

  箍盆

  五六十年代,家家都有個大木盆,用以承水,沖凉、洗脚,甚至鶏殺鴨拔毛放血,都得用木盆作爲盛器。一個木盆關係到一家人的生活,檔次最高的莫過於漆花木盆及馬桶。那是有錢人家女眷用的。鋥亮,以鐵圈箍牢。整個少奶奶跳進裡面,大耍出水芙蓉也無礙,馬桶則是舊時的坐厠。髹漆,彩漆、烤漆好幾道工序才完成。

  窮人家祗能用杉木板,以竹篾箍之。好一點的,還能上一道清漆,不然就這樣搿好,加個箍,即使有點眼泪般的漏水也算了。在巷口幾毛錢買一串竹牌,一塊竹牌,就可以打一盆水,先是洗面,再是洗脚洗屁股,足够全家人用了。因此規格各异,款式不同。大有大至酒廠的貯酒用的酒桶,比人還高。小有如伙夫的水斗,泥水佬的灰戽,農民施糞肥的尿勺,都可以用木塊箍成。

  箍盆的木匠挑著擔,一頭是家生箱,一頭是木料、竹篾,過街穿巷,吆喝著:“箍盆——”有人家拿出甩了箍,散了的盆,或者蝕了一塊而破了的盆來,叫道:“喂!箍盆呀!”於是進行討價還價。

  待講定了價,師傅也就開工了,先是因好尺寸,拉起鋸,把板料一件件開好,刨正,然後在每件板兩側以木鑽打了小孔,再釘了竹釘,一塊一塊地搿起來,剛好搿成圓。於是又配好竹篾,在盆底打入,緊緊把板料箍牢,一點一點地往下槌,直至把木盆緊緊地箍實。

  完成了一件,赤著膊的師傅會從腰間烟包裡,拈出一撮生切烟絲來,用京文紙卷了,以舌尖打兩個滾,沾了口水粘住,卷成“棺材釘”。掏出火柴,“哧”點了,深深地吸上一口,噴出濃烟,極是滿足。得意地又高聲吆喝:“箍盆!”這叫聲,是告訴客人盆箍好了,可以來取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