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 嶺南盆景溯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5 10:28:49  


嶺南盆景
嶺南盆景
  中國盆景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不少資料記載盆景藝術源于唐代。證據是,人們於一九七二年在陝西乾陵挖掘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墓時,發現墓穴甬道壁上畫有一侍女捧著盆景供她主人欣賞的場面。但我們從大量的史料中發現,盆景的起源遠遠早于唐代,有近四千年的歷史。

  《史記.五帝本記》中曾記敍軒轅黃帝欣賞玉的情景;還敍述了舜把黑玉製成工藝品(玄圭)送給禹,禹規定各地的貢品中,有“怪石”一項。從這裏可以看到,早在四千多年前,人們已開始了對玉和石的欣賞。例如,一九八三年在江蘇武進縣出土的夏朝文物中,發現一件雕有花紋圖案的精緻玉琮,高七點二釐米,寬八點四釐米,類似現代微型盆景常用的小盆盂。到了周朝,周分曾用幾架將一塊珍貴玉雕豎起,陳設在神臺上。《周禮》注稱:周公植壁於座。這是中國較早的玉雕盆景。《史記.留候世家》記述:漢朝開國功臣張良,把穀城山下的黃石,當寶物供奉起來,是中國歷史上較早的一件獨石盆景。曾任廣州刺史的晉代嵇含著的《南方草木狀》,曾記下這樣一件事:交趾太守士燮,曾向孫權獻一株橘,一蒂結十七個果,當時認為是絕無僅有的祥瑞之物,群臣都來祝賀,孫權設宴歡宴大家,君臣盡歡。這盆記錄在案的賞果盆景,比唐代早三百多年。

  至於對觀賞植物的栽培,以及摹仿自然山林水色而營造的園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朝就開始,到北魏中期(距今約一千四百年),中國對於栽培各種奇花異奔,以及山水園林的營造,已達到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從楊炫之著的《洛陽伽藍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宣武皇帝元恪所建的景明寺和瑤光寺,裏面“青林垂影,綠葉為文,青苔紫閣,浮道相通,雖外有四時,而內無寒署。房檐之外,皆是山池,遍佈萑、蒲、菱、藕、紫甲黃鱗,出沒於繁藻;青鳧白雁,浮沉于綠水。珍木香草,牛筋狗骨之木,雞頭鴨腳之草,不可勝言”。還可看到同時代的司農(主管農業的最高官員)張倫在住宅內營造的景陽山和昭儀尼寺,山中“重岩複嶺,嶔崟相連,深溪洞壑,迤邐連接;高林巨樹,足使日月蔽虧;懸葛垂蘿,能令風煙出入;崎嶇石路,似壅而通,崢嶸澗道,盆迂複直”。寺內有一桑樹,每高五尺,生一層枝葉,共五層,各層葉果不同,引入注目。現在江南的“六台三托式”盆景的造型,極似該樹。 

  以上史實說明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有近四千年的歷史。

  盆景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種園林藝術珍品,而嶺南盆景則是中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派、揚派、川派、徽派和嶺南派)之一。嶺南盆景產生於明清,而形成獨特風格則是建國後。栽種盆景的範圍以廣州為中心遍及珠江三角洲和廣西中南部地區。廣州盆景是嶺南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嶺南人特別是廣州人酷愛盆景,栽種盆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家庭天臺、陽臺、客廳、書房都栽種和擺設盆景,以此美化環境,調劑生活,既可舒眼目,怡心神,又可陶冶性情,帶來無窮樂趣。

  嶺南盆景又稱廣東盆景。由於廣東的自然環境優越,可提供作盆景的樹種很多,所以,嶺南盆景以樹樁盆景較為盛行。嶺南盆景的盆栽藝術,也有近千年歷史。據史料記載,宋哲宗親政時,蘇東坡被貶廣東,他一到惠州,就賦詩大贊“嶺南萬戶皆春色”。到了清代,盆景藝術已普及於民間。《瓊州府志》記述:“九裏香,木本,有香甚烈,難長,選最短者,制為古樹,枝幹拳曲,作盆盂之於,有壽數百年者。” 
  
  據佛山著名盆景大師劉中先生介紹,佛山盆景在全國盆景中獨具特色,自成一體,涵蓋了“嶺南盆景”的所有特色。 
  
  佛山盆景起源於漢元時期,興盛於清朝中葉,與佛山手工藝和民間藝術的興盛同步。當時,佛山寺廟林立,每年節日都有迎神演戲等社會活動,民間藝人用羅漢松、細葉榕、山石等紮剪製作“福”“祿”“壽”等圖案的盆景,擺設於庭院之中。清道光年間,佛山書畫家梁藹如、梁九圖等在其私家園林中創建“十二石齋”,植樹栽花,壘山設石,開創了山石盆景藝術先河。其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賞樹觀花,成為當時的盛事。 
  
  山石盆景成為有“嶺南四大園”之一的佛山梁園的最大特色。佛山規劃中的歷史文化街區,將圍繞梁園擴建的文化街區作為佛山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石齋”仍然是今日梁園最吸引旅客的景點之一。 
  
  在陳村花卉世界,在“跨世紀中國傑出盆景藝術家”劉仲明的“嶺南盆景之家”,可以欣賞到眾多盆景精品,包括老盆景藝術家花費20多年心血培育的“笑傲寒霜”等作品。這些盆景,每一株都有獨特的“風骨”,其風雅神韻仿佛穿透幾百年歷史長河,讓人領略到嶺南盆景藝術從起源發展到今日的獨特藝術魅力。 
  
  上世紀初,佛山的文人雅士結合嶺南山水和氣候獨有的特色,創立出一個個具有嶺南特色的盆景,形成了嶺南盆景的特色流派。在世界盆景園中普遍存在的素仁式、大樹式、附石式、懸崖式等幾種造型,其中,有兩種主要的造型附石式和素仁式就是佛山盆景藝人所獨創。(來源:廣東文化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