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華華:廣東十一五粵港合作是重頭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6 08:51:07  


黃華華介紹,未來五年,粵港合作將突出經貿合作、民生合作、大型基礎建設和口岸建設、大珠三角合作和泛珠三角合作等五大重點。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廣東省長黃華華昨天會見香港新聞界高層廣東訪問團時表示,「廣東『十一五』規劃中,粵港合作還是重頭戲,而且層次要更高,領域要更高,水平也要更高。」他還介紹,未來五年,粵港合作將突出經貿合作、民生合作、大型基礎建設和口岸建設、大珠三角合作和泛珠三角合作等五大重點。 
 
  文匯報報道,黃華華介紹,廣東「十一五」規劃綱要已經制定,省十屆四次人大會議通過了該綱要,並已下達。年均的GDP增長達到9%,能耗降低13%,2010年的人均GDP比2000年要翻一番,這個是「十一五」規劃總的指標。 
 
  黃華華表示,「十一五」期間,粵港雙方將繼續按照「前瞻、全局、務實、互利」的8字原則進行合作。回顧過去粵港合作,黃華華認為,成效非常明顯。他介紹,2005年粵港進出口(含轉口)貿易總額達2943.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2%,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8.8%,較2002年增加了1,300多億美元,3年增加了1,300多億,增長幅度非常大,差不多翻了一番。黃華華認為,這是粵港雙方努力的結果。 
 
  另據了解,廣東作為港資港企開拓內地的「橋頭堡」地位牢不可破,至2005年底,廣東經批准的港資企業累計超過8.2萬家,實際吸收香港直接投資累計達1,056億美元,佔全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64.8%。而據海關最新統計,2006年1-2月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值為636.3億美元,同比增長28.4%,香港、美國、歐盟、日本和東盟依次列廣東省進出口貿易夥伴的前5位,均實現增長。其中與香港外貿總額為124.1億美元,增長27.7%,佔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的19.5%。廣東省去年接近4,280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量則有七成經港轉口,內地居民自由行每年過千萬人數讓香港獲益良多,近八成則由廣東過來的,在人流客運上,粵港血脈深深相連就可見一斑。 
 
  黃華華還透露,粵港合作在「十一五」要做到五個突出。 
 
  首先,突出經貿合作,黃華華說:「我們歡迎香港同胞繼續在廣東投資,希望不僅在珠三角,也在山區和兩翼加大投資。」 
 
  針對香港新聞界高層關注珠三角港資廠面臨遷移,黃華華說:「我們實施的珠三角產業轉移主要是自願的原則,不會強迫,大家請放心,在山區投資有很多優惠政策,除了可以繼續享受珠三角投資的『兩免三減』,而且山區土地多,勞動低,成本會大大降低。在山區很有好處,政策優勢,地方優勢,土地優勢都有,還有很多資源優勢。」 

  黃華華還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說服香港新聞界高層。他介紹,現在有一些香港企業家已經開始往山區轉移,如有一個原本在個原本在深圳做軟件的廠商將公司搬到韶關,準備買宿舍給員工住,其實當地的員工都是本地人,不用另外安置,大大降低成本。 

  其次是突出民生合作,黃華華說:「如食品安全,環保合作,這些都關係到老百姓健康。」 
 
  第三是突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口岸的合作,黃華華介紹,粵港口岸和大型跨界基建工程進度良好。廣深港鐵路客運專線廣深段開工建設。深港西部通道建設進展良好,深圳灣大橋建築工程已於2005年底完成,現正進行後期施工,2006年將通車;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也進展順利,25個專題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個沒有解決。 
 
  四是突出泛珠三角的合作,黃華華認為,港澳把廣東做後方基地還不夠,還要多擴展,還要以「9+2」其他省區做後方基地,加強合作。 
 
  第五個是突出科技、教育、文化的合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