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經濟高峰會必須解決深層次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9 10:20:58  


  中評社香港5月19電/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天宣布,將於今年9月前召開經濟高峰會議,把握國家提出“十一五規劃”的機遇,制訂應對外來激烈競爭,鞏固本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及物流中心地位的行動綱領。

  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認為,這是曾蔭權在本屆特首任期內最重要的工作,雖然遲了一些,但遲做勝於不做。做好這件事,能體現曾蔭權對香港未來五年發展的承擔,亦符合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不過,高峰會制訂行動綱領及目標,應吸取過去光有計劃綱領而沒有下文的教訓,一定要有具體落實措施及時間表;同時不能避重就輕、選易拒難,必須抓住契機,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解決本港經濟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社評說,高峰會研究的議題,應與策發會側重於務虛的宏觀發展戰略有別,高峰會應側重於務實的行動綱領及目標,對每一項計劃和專案,必須詳細列出實施步驟和完成時限。同時,要檢討過去已提出但沒有時間表的一些計劃,例如河套地區開發、開放禁區、大嶼山物流園、跨境交通樞紐、郵輪碼頭、港珠澳大橋等。“十一五規劃”的時間性很強,本港的回應措施也必須有時間性。否則,十一五轉瞬即過,有關措施將淪為明日黃花。 

  社評指出,高峰會制訂行動綱領及目標,不能走避重就輕的捷徑,迴避香港經濟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事實上,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個人遊及QDII北水南調,都是已經送上門或即將送上門的好事,非高峰會重點議題。高峰會要重點研究和解決的是,如何抓住國家實施“十一五規劃”的契機,開闢本港新經濟增長點,帶引本港經濟轉型;同時,扭轉產業結構單一格局,為低文化低技術勞動人口創造大量職位,紓緩結構性失業,為構建和諧香江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在這方面,前任政府和本任政府其實都沒有交出具突破性的成績表。但這些深層次的問題,不能迴避和拖延,否則將愈加積重難返。 
 
  配合高峰會制訂行動綱領及目標,政府還必須改變“積極不干預”思維和政策。本港對“十一五發展規劃”的回應措施,特別是解決一系列深層次經濟問題的措施,不能完全倚靠市場力量來推動,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角色和功能。環觀世界各地政府的產業和就業政策,都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發揮了政府應有的功能。所以,高峰會制訂行動綱領及目標,不僅各個政策局要積極參與討論和跟進,而且政府要發揮協調和統籌功能,在提供稅務、土地、人才引進等優惠方面勇於突破,抓住商機。 

  曾蔭權昨天批評,部分人選擇做反對派,只要是政府的政策都反對,只是為了削弱政府威信,追求自我滿足及傳媒曝光,背後沒有任何理念。事實上,反對派“為反對而反對”的做法,已自我作出客觀定位。反對派若要證明自己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則在事關港人福祉的對 “十一五規劃”的回應措施方面,就應該改變態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