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十一五力保優勢 特首急謀開經濟峰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9 10:52:14  


曾蔭權宣布9月召開經濟高峰會,研究如何回應《十一˙五規劃》。(港府圖片)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香港特首曾蔭權昨日宣布,為更好地掌握內地《十一˙五規劃》的契機,發展香港經濟,他將與港府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牽頭,滙集企業家和學者,9月前召開一個經濟高峰會,訂下詳細工作策略,然後港府將與中央、部委、各省政府等,積極磋商落實有關建議策略。整項工作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

  曾蔭權今早出席一個廣播節目時解釋稱,對於國家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香港以往未有充份重視,希望九月就十一五舉行峰會,經專家和各界討論後,認為重要的,可以立項由各部門和相關機構跟進。高峰會會研究香港的強項如何可持續發展,包括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他說,國家已肯定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而並非廣州及上海,香港必須利用這個肯定,増加人民幣在港活動。

  曾蔭權又表示,國內的貨櫃碼頭的急促發展,貨運量有可能超越排在國際首位的香港及新加坡,香港除了要保持優勢外,亦要研究提高競爭力。香港的航運,不可與內地有龐大土地資源的地方相比,但香港貨櫃碼頭效率高,附帶的保險服務亦有很好質素,不過近年內地碼頭的新設施相繼落成,上海的大小洋山貨運港,完成第五期擴建後,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貨運碼頭,曾蔭權說,香港要保持航運中心地位,就要研究航運基建等是否足夠,亦要視乎立法會財委會能否配合。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在昨日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曾蔭權一開始便主動宣布召開一個經濟高峰會計劃。
  
  他指出,在《十一˙五規劃》下,一個新的局面將會誕生,明顯不同於香港過去20多年所熟悉的環境。
  
  他更警告說,《規劃》雖然明確了香港的優勢地位,但香港的幾個主要中心地位,隨着內地的崛起和全球化大勢,實際上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不進則退!
  
  香港的航運中心地位,曾蔭權形容,正迫切面對提升的必要。他指出,香港的主要貨源在內地,但《規劃》中,有多項打通省際的交通設施重點工程,又繼續擴建多個港口,包括上海、寧波、福州、深圳和廣州,這將帶來貨源分流的壓力。空運方面,“十一˙五”期間,深圳、廣州、上海、成都等機場,都在擴建,香港需研究在空運業務上,與內地發揮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

  金融方面,他表示,內地金融業的積極發展,令國際都更重視有關業務,這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新領域。但他指出,在人民幣加強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香港有很多新機遇,例如香港應如何部署擴大在港的人民幣業務?設計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等?都需要深入探索。
  
  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多年來發揮中介角色,連接內地產區和海外市場,但曾蔭權質疑,在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和WTO(世貿)過渡期完結後,香港還能否保持競爭力?

  以上問題,都是經濟高峰會要研究的題目。高峰會將是一次過召開,詳細深入分項討論,然後就解散,會議提出的有關建議,將由各政府部門、諮詢組織、商界組織等負責跟進,並制定一份跟進策略;接着,再由港府透露各種渠道,與中央政府、相關部委、各省政府等,積極推動這些建議。有關工作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
  
  香港多個商會對成立高峰會,表示歡迎。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會後,否認政府在《十一˙五規劃》公布多個月後,才召開高峰會,是後知後覺,並指成立高峰會十分適當。

港府十一˙五規劃經濟高峰會內容
 
 成員:香港特首、港府財政司司長、香港公營機構和企業代表、經濟及勞工專家等
 時間表:9月前召開,明年上半年完成跟進工作

 部分研究題目
 
 1.國際將更重視中國的金融業務,香港如何在此激烈競爭的領域自處?要研究人民幣走向世界時,香港如何配合,部署擴大人民幣業務?如何設計相關衍生金融產品等?
 2.內地13億人口的消費能力提升,香港如何從中得益。
 3.內地對原材料、能源的需求會愈來愈大,會向國際市場購入更多資源,香港怎樣扮演中介角色分一杯羹。
 4.內地將興建更多打通省際的鐵路,上海、寧波的港口陸續擴建,香港的航運中心地位,有迫切提升的必要。
 5.深圳、廣州、成都機場已在擴建,香港要研究如何在空運業上與內地互補優勢。

香港各界反應
 
 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黃定光:峰會應研究香港不再“自己出拳”,而是做中國經濟向外擴張的尖刀。

 中華廠商會副會長尹德勝:最大作用是提醒商界及港人不可自滿,提高服務業的質素。

 香港城市大學金融學系講座教授張仁良:香港在十一˙五規劃中,旅遊中心的地位沒得到高度肯定,要研究如何把這個“中心”“搶回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