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擁有希望 富人才有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1 06:59:30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人們往往祗看到中國富豪風光的外表,可誰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近日,《南方週末》首次披露中國頂級富豪的精神世界: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中國富豪認爲金錢給自己帶來“不安全感”和“煩惱”。
 
  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稱,在常人眼里,坐擁上億家産,不愁吃不愁穿,不愁買房,不怕看病貴,不會爲籌集孩子學費而無計可施的富豪,應該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然而,在腰纏萬貫的中國富豪那裡,金錢給自己帶來的却是“不安全感”和“煩惱”,這真是一個悖論。在馬斯洛對人的五個層次基本需求的描述中,第一層次是生存,第二層次是安全感。安全感都失去了,又何談幸福指數? 

  文章指出,中國富豪的“不安全感”事出有因。歷史地看,當然回避不了當初他們取得第一桶金,在原始積纍過程中的所謂“原罪”,以及“原罪”帶給他們的“不安全感”。但現實地看,富豪的不安全感,却源于社會的兩極分化程度不斷加深。 

  不可否認,整個社會在過去的20多年間取得了非凡的經濟成就。然而,與此同生的是社會的兩極分化。據統計,中國的基尼系數實際已經超過0.50,大大超過了國際警戒綫。平民階層對於所謂精英階層的“原始積纍”和發家致富過程,是一種羨恨交加的複雜心態,幷由此誕生了近年來頗爲流行的一個詞彙:仇富。而且近年來針對富人的砸車、搶劫、綁票事件屢屢發生。富豪的“不安全感”大抵也與此相關。而精英集團對平民,也是一種排斥和漠不關心的鄙視態度。 

  如果說富豪沒有安全感有點矯情的話,那麽平民階層的不安全感却是實實在在的,甚至是大多數人都能親身體會到的。平民的不安全感來自看不起病、買不起房、上不起學等最基本的生存威脅。因此,文摘認爲,建議中國富豪像比爾·蓋茨那樣捐出一部分做慈善事業可能良心會好過點的說法,完全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 

  如果沒有公平、正義的社會分配政策兜底兒,如果社會貧富分化日趨嚴重的問題不解决,每個人的日子都不會好過,每個人都不會有安全感。因爲這種社會性問題所帶來的“不安全感”,是深宅大院、狼狗保鏢或者是什麽“綁架保險”所不能解决和消弭的。 

  文章認爲,要讓國民實現普遍的安全感和幸福,必須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首先保障讓窮人擁有和富人平等的“發財”機會,讓窮人活得自由而有希望。而富人也必須“夾起尾巴做人”,將自己的生意納入合法與道德的軌道,他們的財産才有可能受到尊重,幷被社會承認。窮人和富人的這種和諧相處,才是每一個公民最好的“安全堡壘”。

  文章表示,中央領導日前徵求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的意見和建議,正是向全社會發出的一個積極信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