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ETC的善後絕對比蘇、郭鬥氣還重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9 10:41:59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意氣,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善後問題,台灣交通部長郭瑤琪槓上“行政院長”蘇貞昌,無預警遞出辭呈,說政策理念與長官不符,除了請辭,確實也別無他法。不過,值此ETC善後處置的關鍵時刻,行政院還是得把政策擺在人事之前,做好事情遠比安撫情緒更重要。
   
  社論問,郭瑤琪的想法到底和蘇貞昌有何不同?說來好笑,照交通部的說法,此案早在三月分行政法院判決出爐後,可能引發的爭議和得失後果,全部都在行政院沙盤推演之中,甚至中華電信接管ETC亦是交通部第一時間提出的腹案,不過卻被行政院給推翻了。果不其然,五個月不到,最高行政法院還是確認撤銷遠通電收的最優申請人資格,全案回歸原點;但是,行政院的說法是,三月分提出接管方案時,交通部的說法是“沒有能力接管”。這個差異可是天差地遠。
   
  ETC還要不要繼續推動?從競標廠商宇通公司提出法律訴訟的第一時間,就提出應予暫緩,行政部門未予採行;第一次司法判決出爐後,是第二個叫停的時間點;此刻,已裝機用路人高達廿多萬人次,政策愈延宕,可以想見政策轉彎的難度就愈高,交通部面對的難題只會愈來愈多。
    
  社論說,郭瑤琪認為行政院不支持她,然而從行政院給交通部的指示看來,行政院所持立場其實並無不當。第一,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既然要求甄審回歸原點,一切程序都得依法從頭走過,包括與三家廠商的協調,當然不能再走黑箱作業,否則,算不準哪家廠商心有未甘,協調完又爆料,這個洞豈不愈補愈大;遑論黑箱作業的協調,還是得面對法律問題。第二,甄審委員要不要重聘,當然也不是交通部說停聘就停聘,不要忘記,因為ETC測試涉及造假爭議,遠通電收相關負責人甚至遭到起訴,這一切還是得經過一個公開透明的程序,才能重新獲得人民的信賴。郭瑤琪若為此與蘇貞昌鬥氣,坦白說,鬥得有些莫名其妙。 
    
  蘇貞昌是“性烈如火,嫉惡如仇”之人,如此性格對人對事要求當然會嚴格,自接掌“行政院長”以來,多次面對政策爭議,對下屬不假辭色,此中是否有言詞過當之處,如人飲水,外人難窺其堂奧。但政務官終究不是小課員,即便是小課員,長官與屬下相處,也還有個禮貌的界限。蘇貞昌的為人風格,與閣員的互動模式,要靠蘇貞昌自己調整,但如果都是就事論事,拿道理拚道理,就不是大問題,比較麻煩的是,如果老是為了收拾爛攤子做為撤換政務官的理由,蘇貞昌內閣的前景就真不樂觀了。
    
  社論指出,這其實也不只是蘇貞昌內閣的問題。扁政府歷任“閣揆”,都碰到類似困擾,行政院團隊永遠在政策焦頭爛額中異動,行政院長難得久任,遑論部會首長;每一位新上任的“閣揆”,永遠面臨團隊七拼八湊,在動態中調整的窘境,不論是扁系人馬、游系人馬、蘇系人馬,行政團隊經常性地處於磨合陣痛狀態。
    
  社論指出,郭瑤琪這一回請辭,真要講也不是政策理念不合,ETC從規畫到執行,干郭瑤琪何事?偏偏出了事,她身居其位就得收拾,收拾得不盡如“閣揆”之意就挨罵,有點骨氣的政務官,誰肯吃這個排頭呢?危機管理,是政府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既是危機就不該是常態,蘇內閣的大麻煩是,危機處理幾成常態,而且,長官與部屬的爭執,還經常性地在危機處理方式的技術問題上打轉,這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看報才知遭撤換的前經長黃營杉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為了配合蘇貞昌的拚治安,經濟部長提不出拚經濟的願景,三天二頭把拚治安掛在嘴上,拚成自己的笑話。行政團隊裡,沒骨氣的鬧笑話;有骨氣的鬧辭職,這還算是個什麼團隊呢?
    
  社論總結說,郭瑤琪請辭事件,只是蘇內閣問題的冰山一角,整個扁政府的危機夠多了,做為最高行政首長,蘇貞昌或者也得調整步伐,找出正確的節奏,讓弊案的歸弊案,政策的歸政策,與其天天痛罵閣員無能,不如多花點心力找台灣的方向吧。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