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經︰有信心港珠澳橋融資解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9 13:57:11  


馮國經認為香港需因應廣東經濟轉型而重新定位。
  中評社香港8月29日電/討論經年的港珠澳大橋仍欠融資問題未解決,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主席馮國經昨透露,融資方案可望短期內拍板,他有信心可短期內動工。他又指,香港必須以新視野去看待與內地的關係,着重融合,如在航空、物流、基建等加強合作,香港更應爭取在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有更大角色。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在本月初召開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上,曾就建設大橋的五個融資方案進行討論,以由中央政府牽頭、國家企業控股;在國際公開招標;以及建造、營運、轉移(BOT)等三個方案較為可取。 

  香港特首曾蔭權當時以“我們現在見到隧道的盡頭了”來形容目前的進展,表示政府將研究融資方案,經中央批准後即可動工。 

  馮國經昨日與傳媒午餐時表示,明白到港珠澳大橋的融資方案十分複雜,難以達成共識,但他透露,近日了解到融資方案將在短期內拍板,他有信心大橋可短期內動工,但他並無透露消息來源及具體情況。 

  談及珠三角的合作發展時,他表示香港需要摒棄回歸初期以一國兩制的態度看中港發展,反而是要以新視野,以兩地互補及融合的眼光對待,在兩地航空、物流、基建等加強合作。 

  他提到廣東省在“十一五”規劃中,重點發展重工業、服務業,有利為在省內投資的港商,直接提供原材料,作為香港強項的服務業,亦有更大空間帶動省內經濟發展。 

  對於深圳一直倡議在蓮塘建設第四個跨境陸路口岸,馮國經認為有助打通香港往惠州、江西、汕頭甚至福建的通道,對運輸及物流業均有利,如方便海外買家過境。 

  身兼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的馮國經,被問到香港未能與深圳機場進一步合作,反而與規模較細且營運較差的珠海機場結盟,是否錯過發展機會,他則以“有得必有失”來形容,而且與區內其他機場競爭難以避免,最重要是謀求共同利益。 

  他又稱,該會將於十月底舉行大型論壇,探討廣東省在“十一五”規劃中香港的角色和定位,他認為“十一五”規劃首次納入香港兩地合作的一大進步,香港要爭取在下一個“十二五”規劃有更大的角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