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調高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預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7 02:44:21  


  中評社溫哥華9月16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亞洲新興經濟體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高於原來的預期﹐這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大國在經濟增長方面的出色表現。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IMF作出這一樂觀預期之際﹐許多亞洲國家的政府卻在擔心美國和歐洲各國等亞洲出口產品主要吸納國預計出現的需求增長放緩所產生的影響以及亞洲本地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出口放緩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IMF在其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還說﹐亞洲的經常項目盈餘預計會繼續縮減﹐儘管中國的這一盈餘今明兩年預計將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7.2%。這一預測有可能使有關中國應使其貨幣以多快速度升值的爭論進一步升溫。

  IMF稱﹐人民幣“更實質性的升值”有助於中國縮小其巨大的經常項目盈餘﹐並使中國央行對該國的貨幣供應狀況獲得更大控制力。

  人民幣兌其他貨幣的匯率近年來一直是一個引發衝突的導火索﹐美國在呼籲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以應對全球的貿易和投資失衡方面尤其賣力。

  雖然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上述失衡局面在私營部門的推動下順利得到緩解﹐但IMF認為﹐“全球性失衡的無序釋放這種可能性仍然值得擔憂。”

  在本週六於新加坡舉行的七大工業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及隨後召開的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年會上﹐預計將重點討論這些全球性失衡問題以及匯率調整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應扮演的角色。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IMF將其對亞洲新興經濟體(不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006年和2007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分別調高至8.3%和8.2%。而它今年4月對亞洲新興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分別為7.9%和7.6%。

  IMF認為﹐韓國、台灣、香港和新加坡2007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減慢﹐因為屆時全球需求的增長將開始放緩﹔與此同時﹐印尼、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速度明年將會加快﹐因為高昂油價和貨幣政策緊縮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屆時將會緩解。

  如果中印兩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快於預期﹐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將獲得進一步的提振。IMF已經將中國和印度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分別上調到10%和8.3%﹐將兩國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分別上調到10%和7.3%。

  IMF說﹐中國經濟陷入週期性低谷的可能性、油價上漲、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失敗導致的保護主義盛行以及美、日等主要經濟體增長速度的放緩﹐這些都是亞洲新興經濟體在經濟增長方面所面臨的潛在威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