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小平的市場經濟思想從何而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11:53:31  


  
  ●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當1978年鄧小平第三次複出的時候,他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是,對過去計劃經濟體制是修修補補還是另起爐灶?

  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會議將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據於光遠提供的材料,在閉幕講話提綱上,鄧小平曾經親筆寫道,“權力下放,自主權與國家計劃的矛盾,主要從價值法則、供求關係來調節”。

  那一代的經濟學家大多都記得1979年4月的無錫會議———389人召開的“社會主義經濟中價值規律作用問題”第二次全國性討論會。不少經濟學家在討論中採用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法。這年,鄧小平做了創辦經濟特區、支持包乾到戶、擴大國有企業放權讓利試點範圍等工作。

  時間到了1979年11月26日,會見美國和加拿大客人時,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林達光關於“擴大非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作用”的提問顯然觸動了鄧小平。在這個特定的語言場景中,他長期積累的市場經濟思想第一次系統地表達出來:“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能說只是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這是社會主義利用這種方法來發展社會生產力。把這當作方法,不會影響整個社會主義,不會重新回到資本主義。”

  這是國家領導人首次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念。

  個別學者認為,鄧小平當時策略地使用了“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的提法,這跟李先念1978年9月的“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觀點以及陳雲1979年4月“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意見基本吻合,在當時全黨和全國人民的認識還沒有從“市場經濟等於資本主義、計劃經濟等於社會主義”的傳統觀念中完全解放出來時,這樣的提法能減少改革起步時上下阻力,爭取更多的支持。

  這以後,他於1984年9月11日同意國務院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提法。1987年2月6日,根據鄧小平“我們以前是學蘇聯的,搞計劃經濟。後來又講計劃經濟為主,現在不要再講這個了”的談話精神,黨的十三大報告沒有再提計劃經濟,而是提出了“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運行機制。1989年,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國內政治風波的出現,把計劃和市場問題同社會主義制度的存亡直接聯繫起來,市場經濟究竟姓“資”姓“社”的爭論又起硝煙,鄧小平在1990年12月至1992年2月連續多次談話中,以更堅定的不容置疑的口氣宣傳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終使黨在十四大上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定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由此完成了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取代計劃經濟體制的戰略轉變。(來源: 南方週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