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泛藍生態的變化與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2 14:45:36  


國民黨及整個泛藍的生態都正在發生變化
  中評社訊╱題:台灣泛藍生態的變化與挑戰 作者:劉以善(台灣),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監事會主席、退役少將

  馬英九面臨的問題

  泛藍整合:馬英九在黨主席選舉中擊敗王金平,可以說成是馬英九所虛擬的「想像國民黨」,打敗了王金平所依恃的「現實國民黨」。它讓我們見證了黨員的「國民黨」擊敗了民意代表、黨工、派系和地方樁腳大串聯的「國民黨」。馬英九以壓倒性優勢當上黨主席,除了表達基層黨員的「自主性」提高,也傳達了一項明確的訊息——他們要的是一個「不一樣的國民黨」。現在,馬英九已成為黨的最高領導,可是面對黨內,乃至泛藍,尚有許多不喜歡他的人士,他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整合」;如何張開手臂,開擴心胸,分享資源,虛心請益,把黨內不同派系、本土精英及友黨團結一心,走向二OO八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省籍處理:外省的馬英九在黨內以壓倒性優勢打倒本土的王金平贏取主席寶座,面對2008的總統大位,民進黨的候選人可能是清一色全是本省籍,如何打破省籍藩籬,爭取佔台灣大多數的本省人支持,否則,極可能再度引爆新一波的「本土 v.s外省」的論戰。

  世代交替:國民黨在許多選舉輸給民進黨,很大的成份是來自國民黨的老化。舉目當前民進黨的政治人物,許多都是國民黨內被視為「新生代學者」的學生;這些民進黨學生都將成為「接班梯隊」了,相較之下,足以把國民黨比成老化、僵化、沒有活力的政黨。如何在柔性、和諧的氛圍下進行黨內接班梯隊的年輕化、彈性化,以維持黨的活力,是無法避免的現實。試想,國民黨依舊是一些老面孔所玩弄的老人政治,宮廷遊戲,長期與時代脫節,如何去贏回政權呢?

  降低內耗:從國民黨十七全的中央委員及中常委選舉來看,馬團隊急於掌控主導黨權的強勢配票,排除異己的大動作,造成王系人馬及部分黨內人士的危機感,目前以本土派及王系色彩人馬的危機感最嚴重。馬英九如何妥善處理相關問題,影響深遠。分權是領導統御的藝術,馬英九如能在黨內重用王系人馬,留任部分連戰時代的精英,以連、王、馬三派共享資源,或可避免再次的分裂,降低內耗。

  清理黨產:綠營將於立法院這個會期再推「不當黨產處理特別條例」。最關鍵的親民黨的意向,若轉向支持,屆時國民黨「護產」恐將面臨重大考驗。泛藍陣營在立法院已經聯手擋了三年「不當黨產處理特別條例」。但選後政局出現變化,尤其是與親民黨及無黨聯盟交情甚深的立法院長王金平退出黨務後,「固若金湯」的泛藍陣營可能出現裂縫。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曾在上個會期數度打電話進立法院程序委員會,要求親民黨立委「棄權」,讓黨產條例付委。一旦「不當黨產條例」通過,可能給馬英九造成新的困擾。國民黨目前雖仍有三百多億資產,但大多是賣不掉的不動產,現金短缺,而且當前就有八億黨債的資金缺口,老黨工的優惠退休利息高達六億;過去是王金平協調辦理展延,現在得靠馬英九自己面對處理。

  年底縣市長選舉:馬英九在競選黨主席時曾經表示:「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提名問題,能協調就協調,協調不成就以民調高低為提名標準」。馬顯然低估了問題的複雜性。日前宋、馬雖已見過面,但是如果兩黨無法取得共識,泛藍年底可能遭致大敗。正如宋楚瑜所擔心,在民進黨執政的許多縣市,綠營仍有無可抗衡的資源優勢,即使國親合作都未必能贏。就算沒有親民黨,只有國民黨參選,光靠「馬光環」也不一定有把握;因為馬的個人光環不一定能轉移到地方人物身上,而且黨內究竟能否真正團結一心,國親是否協調妥當,選出亮麗的成績,縣市長這一仗是關鍵的觀察點,對馬是嚴酷考驗的第一關。

  此外,馬英九作為台北市長,現在又加上黨主席的重任,面對黨內的諸多棘手問題以及黨外的驚濤駭浪,如何兩面兼顧、沈著應戰,也是一大考驗。

  泛藍生態的變化

  「尊馬效應」開始發酵:國民黨主席選舉之後,泛藍陣營出現了「西瓜倒大邊」的效應,連親民黨也開始選邊站。在「泛藍必須團結」的口號下,不少民代已經決定走自己的路——重返國民黨。即使留下來的,也已表達「身在橘營心在藍」。年底縣市長選舉的候選人,親民黨籍的幾乎已經沒有人願意凸顯黨的招牌,真是「形勢比人強」!馬英九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泛藍整編了。

  王金平仍存雄厚實力:王金平在黨內多年耕耘,以及對各選區立委的照顧,使之擁有相當威望,他的實力和人脈具有動見觀瞻的地位。雖然許多立委期待馬英九「關愛的眼神」,但也疾呼馬英九應該學習王的「海納百川」來團結國民黨;部分親近馬英九的縣市長候選人,在向新的黨中央要不到分文的支援經費下,紛紛朝向王金平求救,甚至有擁馬派人士坦言:「就資源分配而言,當然是立法院比較實在」!政治利益決定了「鐘擺效應」擺盪的方向。

  黨內正蘊釀「國民黨團隊」:以蔣孝嚴、朱鳳芝、李全教等為首的重量級立委日前大聲疾呼要破除「馬家軍」、「馬團隊」稱號,更不要有人打著「馬」旗幟破壞團結,黨內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當家的要從善如流,展現誠意,回應未來只有「國民黨團隊」使大家與國民黨共存共榮。

  藍綠內鬥與藍綠互鬥並存

  藍綠之間永遠有相互間的鬥爭,藍綠內部也各有其內部的矛盾與利害衝突。

  泛藍陣營的黨際角力:「單一選區兩票制」的下一屆立委選舉,就牽動了國民黨與親民黨之間的傾軋。國親兩黨在政治路線與意識形態上其實沒有太大差異,即使因選舉的政治版圖重劃,亦不至於在精神資產上有何斲傷,對藍營的選民而言,兩黨間的相互取代性是很高的;但是以當前的氣勢而言,當然是國民黨佔了絕對的優勢。準此,黨際角力對藍營的風險是不大的。

  藍營的政治山頭角力:以目前的情勢觀之,不管馬英九參選二OO八年總統的勝算機率如何,環視藍營的主、客觀環境,也只有他是唯一可能奮力一搏的人選。在人氣上,雖說馬、王、宋的實力懸殊,如果在王、宋心中沒有存在「成功不必在我」的思維,或馬仍然以過去不謙虛、贏者全拿的態度對待王、宋,恐怕會招致王、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運作空間。就說眼前立法院開議後,馬、王、宋對軍購問題的差異,恐怕就會呈現山頭角力,互爭短長,其結果會出現制衡無力、延宕國政有餘的局面。

  泛綠陣營的黨際角力:民進黨與台聯黨之間傾軋的黨際角力不同於藍營,因為它是牽涉到精神資產與存亡的問題。民進黨的終極目標還是爭取繼續執政,所以你不管他口號如何叫喊,他的底線還是要回到「中華民國」的。「正名制憲」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選舉手段而已。可是台聯黨則大不同了,他是以「台獨」的代言人自居,主張「中華民國已不存在」。準此,去審視「台獨運動」,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則台聯就弱化,也象徵「台獨路線」再一步式微;相對而言,民進黨如二OO八年敗選退到在野,則可能兩黨又合力舉起「台獨」的旗幟。故而,他們兩黨的角力,不只是政治版圖的重劃,更重要的是關係「台獨精神」資產的消長,所以綠營內部的角力確是你死我活的極大矛盾與風險。

  泛綠陣營的政治山頭角力:綠營的山頭角力,其實只有民進黨內的蘇、謝、呂、游而已;表面看似激烈,其實因為民進黨內的內部競爭機制效率甚佳,支持者也很有紀律,台聯則在二OO八年無人可以攪局。以目前來看,八成就是蘇貞昌、謝長廷兩人;可是由於台聯對謝長廷主張的「憲法一中」及「和解共生」深具敵意,可能成為蘇、謝角力的重要因素。如果以勝面來看,恐怕競選團隊以蘇正、謝副的機率最高,不論綠營如何角力,絕對是和平收場,這是可以預見的。

  美日對台灣政治的介入

  很吊詭的是台灣內部的政治局勢,美、日從來沒有缺席過。尤其是美國,其實早在一八五四年美國遠東艦隊司令伯理提督及駐廈門總領事李仙得就先後建議美政府,力主佔領台灣。日本在一八七一年發動的牡丹社事件,真正目的要的也是台灣;但是由於列強的干預,退而求其次則向滿清取得琉球。可是近兩百年來,美、日兩國無日不覬覦著台灣。目前還是延續其基本國策的戰略利益。台灣近幾年來經濟日益衰退,國民所得年年遞減,可是美國操弄兩岸軍力平衡危機,動輒提出以數千億的軍售,迫使台灣買單。而且還要台灣扮演防衛美國的TMD系統的要角。當前對台灣的藍綠兩陣營的選擇,很清楚的美國是挑個符合他國家利益的民進黨,甚至間接操弄藍營中的政黨領袖與陳水扁作階段性、個別性的策略聯盟,足以見其涉台事務之深,可以預見未來美國依然分派台灣扮演馬前卒的角色。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5年10月號,總第94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