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從陳水扁元旦與春節講話到民進黨中國政策大辯論
--意圖與影響的弔詭反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2 18:51:34  



  尤值注意的是,此次美國從一月廿九日國務院值班發言人立即表態否定扁春節談話起,緊接著一月三十日國務院副發言人艾瑞里、一月三十一日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二月二日國務院亞太代理副助卿祈錦慕、二月七日國務院亞太助卿希爾等官員在連續十天內,以公開連續駁斥扁談話之方式「正式回應」,強調美國反對扁改變台海現狀,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台國;並且要求扁當局必須以具體行動而非光憑口說,至少促使一位夠份量的部長以上層級之資深官員出面重申信守「四不一沒有」承諾,否則此次風波恐難善了,亦將嚴重損及美台互信與雙邊關係。

  筆者認為,扁當局不應再以勿輕信「布什對此大表不悅」係屬「小道消息」為由,而假裝聽不見美國官方正式回應或甚至不顧美方的「戰略清晰」式反對,反覆操弄廢統或制憲議題,徘徊遊走「紅線」邊緣。殊不知美方此次罕見的動作,不僅意味對扁「言而無信」失去耐性,亦在透過主動澄清要北京理解,美國並末縱容扁挾台獨言論挑釁兩岸關係,因此搶先在北京之前密集對扁不假辭色地拒斥,期望北京不會因此有激烈反制行動而致引爆兩岸失控與衝突。看來此次風波若仍難收場,不排除布什總統可能藉四月下旬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訪美時再施重手表態反獨,扁當局切勿低估與誤判。

  國統綱領具維持台海穩定的象徵意涵

  陳水扁近來口口聲聲強調,台灣前途只有兩千三百萬人民有權決定,預設兩岸統一之任何前提,是剝奪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陳水扁言下之意,一方面批判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終極統一論」違背主權在民,另一方面直陳今年三月是國統綱領實施十五週年,他的「廢統論」並非無的放矢。然而,事實上,國統綱領是維繫台海和平穩定的象徵與基礎,實不容輕言廢除。

  首先是,國統綱領是國民黨主政時期考量包括兩岸成就之差距所產生的自信、大陸本身的變化、及東歐與蘇聯的變化等因素,由一九四九年以來的被動回應發展至採取積極主動的作為,為中國未來的統一所取設計的戰略藍圖。國統綱領是由一九九○年十月成立的國統會(總統的咨詢研究之任務編組單位)草擬,經廣泛徵求各界意見並多次會議討論通過,最後經總統審查,前後歷經六稿,核定後於一九九一年三月五日正式公佈,可見其慎重之一斑。

  其次,國統綱領通過後,其前瞻、務實與穩健的內容,普受關注與肯定,歷年來已發揮如下功能:

  一、有助兩岸維持某種程度的互信,降低中共對「獨」的疑慮,避免引發戰爭:自國統綱領公佈以來,儘管中共定出「小褒大貶」的基調,認為台灣想以「台灣經驗」來「轉變大陸」不切實際,但綱領全文迄未在大陸公開披露或討論。惟事實上,大陸知識分子對國統綱領亦表肯定,私下流傳者不少。尤其自一九九五年六月兩岸協商中斷以來,兩岸關係每下愈況,大陸方面常有涉台官員與學者反而藉質疑台灣當局高層悖離國統綱領有以致之,希冀台灣重返國統綱領裨益於兩岸局勢之穩定。

  二、國統綱領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兩岸互惠交流,邁向最終的和平統一,有助台海的安全穩定:國統綱須以人道考量為優先,逐步擴大民間交流;以文化交流為重點,增進兩岸人民互信;以互補互利為原則,開展兩岸經貿關係等,在在期能透過兩岸頻密的互惠交流,漸次化解分歧,累積共識與互信,達成最後雙贏式的和平統一。

  總之,國統綱領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內容,其本係一高度政治性文件,扁當局既不應明言「統一是唯一選項與終極目標」係違反台灣民意,也不宜假藉任何諸如「尊重立法院決議」之似是而非的理由而輕言廢除;否則若無視國統綱領深具維持與穩定台海現狀的功能與意涵,勢將對兩岸關係產生引爆衝突的負面影響,實不可等閒視之。

  民進黨中國政策大辯論的戰略弔詭

  事實上,從陳水扁的元旦講話到春節談話,所彰顯的包括「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新憲公投、「廢統論」與「以台灣之名入『 聯』」等訴求,都在朝著緊縮兩岸政經關係的方向走。但弔詭的是,為何陳水扁期間不斷呼籲民進黨內要對中國政策進行「路線辯論」?究竟是在元旦講話遭逢黨內新潮流系與部分正義連線子弟兵的質疑聲浪下,扁有意透過這種黨內合議來敲定新路線,進而為自己解套?抑或辯論只是做做樣子,陳水扁並無為自己解套的意思,反而是將元旦與春節兩次講話之路線「一以貫之」,想要為大辯論加溫與定位?

  民進黨中常會二月八日開會討論中國政策大辯論事宜,儘管呂秀蓮、謝長廷、常委鄭寶清等三人反對,但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等六人則主張應舉辦辯論。因此,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最後裁示指出,黨內中國政策常有不同路線看法,因此有舉辦辯論會整合黨內意見的必要,大辯論也將於三月下旬舉辦。儘管立委郭正亮表示,他贊同林濁水立委的說法,扁的元旦文告與新春談話都是用以鞏固自己權力的發言,扁先前的談話不是民進黨的既定立場,他對黨內第二次中國政策大辯論係持樂觀看法。換言之,郭正亮等人是抱持「解套」的解讀,因此他更進而贊成前立委段宜康的主張,為避免辯論之後衍生更多爭議,辯論的結論「要有拘束力」;且陳水扁應事先表達,將以何種形式接受辯論結果的拘束。由此可見,民進黨不少人既期待且樂見陳水扁的兩岸政策能經由大辯論翻轉或解套,可是又難掩「事與願違」之憂心。

  筆者認為,若從陳水扁分別在蘇貞昌、游錫堃就任行政院長與黨主席時,支持民進黨舉行中國政策大辯論的角度加以觀察,若扁真有意透過大辯論來為元旦講話以來的緊縮兩岸路線「解套」,即不應再於春節談話時點燃「廢統論」等「三把火」,因此合理的解讀應該是,陳水扁並無為自己解套的意思,反而是想要為大辯論加溫與定位。無論陳水扁的黨政佈局與兩次「談話」,均與延續陳水扁的政治生命及影響力,甚至延續民進黨政權的策略息息相關。換言之,陳水扁在「三合一」敗選後,重新打出最擅長的「台灣主體意識」牌並將「新憲公投」包裝成邁向二○○八大選前的主軸議題,陳水扁仍想如同二○○四大選一樣選前一直從戰略高度上主導整個選戰議題,而「廢統論」與中國政策大辯論均只是陳水扁精心擘劃的政治動員之手段,因此我們實在不必對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大辯論抱持太多的期望。

  深綠傾獨的反思──鋌而走險 引爆兩岸緊張

  平實而論,陳水扁在歷經民進黨「三合一」選舉挫敗的反思後,利用強力訴求台灣主體意識,希望重施主導議題之故技,強勢掌控島內政局發展及民進黨內接班生態,透過緊縮兩岸經貿政策及操弄「新憲公投」議題,意圖鞏固泛綠基本盤及扭曲馬英九「統一是國民黨終極目標」的意涵,從而確立自己對台灣的歷史定位與貢獻。若從陳水扁在「三合一」敗選後頻頻接見獨派大老傾聽偏頗的「民意」及從元旦講話、啟動「蘇蔡配」內閣,到此次的春節談話,在在證明陳水扁已調整其政策軸線為深綠傾獨的路線,而體現在其兩岸、外交與財經之人事與政策上。

  筆者認為,台灣主體意識並不等同台獨意識,惟陳水扁與民進黨當局,卻一再反覆操弄「新憲公投」訴求,為體現「愛台灣」而把台灣主體意識無限上綱為台獨意識,並且透過「蘇蔡配」內閣貫徹其欽定的緊縮兩岸經貿路線,認為「能確保台灣切身的利益」,事實終將證明適得其反。試想在扁當局「積極管理」下的兩岸經貿受到限縮,台灣經濟如何能有提升的空間?再者,陳水扁一系列邁向制定新憲的動作及可能走向「法理台獨」觸及「紅線」的發展,對大陸、對美國及島內,己無自圓其說之空間。可預見的是,扁當局已為未來兩年多的兩岸關係與美台關係,投入引爆衝突與緊張的新變數。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6年3月號,總第99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