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喚回台灣快流失的企業家精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5 12:37:23  


  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看到王又曾夫婦歷經三十多個小時與政府纏鬥的過程,有沒有覺得很感慨?為了要將這名被通緝的經濟犯遣送回台,執政當局這兩天可謂卯足了勁。不僅蘇貞昌親自坐鎮指揮,“外交部”幾乎全面動員,從新加坡到美國兩地的代表處,大概都沒休息過,相關情治單位的部署就更不用說了。在確定王又曾無法立即遣返後,蘇貞昌撂了一句“人神共憤!”“外交部”還公開表示“有負台灣人期望”,顯然對鬥法鬥輸了王又曾感到相當扼腕!台灣滯留海外被通緝的大老闆並不只王又曾一個,但能夠搞到這般的陣仗,還真是空前頭一樁! 

  社評說,同樣的在這幾天,有關王又曾夫婦的資料影片,也不斷在電視媒體上被重複播放。這些紀錄影片所呈現的都是王又曾昔日風光的一面,如與陳水扁同坐交頭接耳,與眾多政商名流杯觥交錯,與朝野各個天王握手寒喧等,這些畫面沒有一副不是冠蓋滿京華,與王又曾目前的“斯人獨憔悴”,差一點就淪為“空中人球”的處境,簡直完全不能相比。 

  整理一下王又曾昔日享有過的頭銜,確實是洋洋灑灑:國民黨執政時代的中常委,民進黨執政時代的“國策”顧問,政治經營可謂是從藍一路風光到綠,另一方面他長期擔任全台水泥同業公會理事長、全台商業總會理事長等,一直被媒體冠為台灣三大財經巨頭之一,三不五時就與執政高層來個“財經早餐會報”,在商界也一直是居舉足輕重的領袖角色。在政商兩界曾經這麼吃得開的人物,怎麼會在一夕之間狼狽至此?尤其聽說他在新加坡機場蹲在地上耍賴不走的場景,是何等的不堪! 

  社評指出,任何一個大半輩子在商場叱吒風雲人物,恐怕都不願意到了八十多歲的晚年,面臨的是這般的處境吧:昔日銳意經營的事業王國,頃刻間化為被清算的空殼子,留下一堆資產泡湯的小股東求助無門,更讓一群無辜的基層員工生計無著,個人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不說,更留下一堆爛攤子讓事業有成的子女承擔;而就算順利掏空了資產浪跡海外,天地之大也幾無容身之所,執政當局以蘇貞昌親自坐鎮的規格加以緝捕,就算王又曾未來成功滯留美國誓死不歸,那又如何呢?難道這就是他最終所要的“蓋棺論定”嗎? 

  事實上,從這幾天電視所重複播放王又曾的種種資料影片中,不難發現他呈現給公眾的意象,都是他所積極經營的政商人脈,卻不是他自己的企業形象。換言之,沒有多少人弄得清楚,王又曾所領導的力霸王國,究竟是以什麼產業為主?也許有人知道過他涉足過水泥業、食品業、房地產業甚至金融業等,但這一切在台灣的傳統產業發展史上扮演過什麼樣的角色?有過怎樣的公司治理與管理哲學?卻一直令人印象模糊。而這樣一個曾經與台灣發展經驗同步成長的產業,最後留下的竟是背信詐欺、掏空資產、賤賣不良債權等非法紀錄,企業領袖帶頭捲款潛逃的結局。這一切的一切所刻畫的,不就是當代一頁“紅頂商人”的興衰史? 

  社評表示,其實,台灣還是有許多殷實苦幹的產業領袖,不搞政經人脈,不依賴特權信貸,不玩交叉持股,不操作金融槓桿,不陪陳水扁坐專機出訪,也不稀罕任何龍頭虛名……等,卻只默默研發關鍵的專利技術、秉持專業的公司治理、為信任他們的大小股東創造利潤、積極培養一流的專業人才,以全球為競爭的舞台,也追求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他們所締造的範型,才是台灣如今還擁有的競爭力根本! 

  看看那些滯留海外被通緝的經濟犯,哪一個不是昔日在台灣呼風喚雨的名流?哪一個不曾與藍綠高層過從甚密?又哪一個不是掏空了一堆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資產?台灣真的不能再彰顯那些依恃政商特權而坐大的“紅頂商人”了。相對的,台灣必須重新再突出那種苦幹、踏實、創新、彈性與競爭的“企業家精神”,而這種精神其實一直都存在著,換言之,台灣的底子還是很豐厚的。 一個王又曾抓不回來沒關係,重要的是不要再鼓勵或造就更多類似的“王又曾”出來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