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國的富國強“足”夢何時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2 11:18:28  


聯合早報評説:中國的富國強“足”夢何時了?
  中評社香港訊/新加坡聯合早報網6月10日載文《中國早點 南言之癮富國強“足” 》,摘要如下:

  和幾位中國大陸朋友聊體育,可以談英超、 NBA、姚明、中國女排,一談到中國足球,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我現在都不看中國隊的比賽了。” 

  哀莫大於心死,那是在世界盃週邊賽一再遭遇“黑色三分鐘”、“逢韓(國)不勝”之後的絕望,恨鐵不成鋼。 

  原本還有曾奪世界亞軍和奧運銀牌的女足,捍衛中國足球的尊嚴,但在高紅、孫雯等世界級名將退役,尤其上屆奧運會以零比八輸給德國隊,中國女足淪為世界二流水平已是不爭的事實。 

  1980年代初,重開國門的中國大陸,經濟落後使中國人在外國人面前抬不起頭,在國際體壇爭金奪銀,成為維繫民族自尊心於不墜的精神源泉。 

  當時中國體育界喊出“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男女籃球、男女排球,連女足都做到了,唯有男足一再折戟沉沙,令人扼腕歎息。

  窮極思變,中國足協想變法圖強,一是率先實行聯賽職業化、商品化,二是聘請外籍教練。 1994年起步的職業聯賽很快讓男足較其他中國運動員“先富起來”,雖說是體育市場因素的使然,更反映中國人對男足過高期望。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職業足球聯賽獲充沛財力支撐。荷包鼓了,球員的意志力卻遠不如80年代的前輩。“黑哨”、打假球的腐敗行為腐蝕著競技水準,像遼寧隊門將劉建生吸毒、國家隊門將安琦惹出嫖妓糾紛,更讓人搖頭不已。

  1997年再次無緣世界盃後,中國男足召開記者會向全國球迷道歉。同一天,運動飲料企業健力寶宣佈贊助國家青年隊赴巴西留學三年,頗有1872年清朝派出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的悲壯。
   
  當年留學巴西的小將,除了李鐵仍在國家隊效力,其他人已被人遺忘。中國在世界青年賽不乏李華筠、曲波這樣的才俊,但他們進入成年國家隊就失去鋒芒,只留給球迷曇花一現的記憶。 

  中國隊在80年代與韓國隊的實力在伯仲之間,也多次擊敗日本隊和美國隊。上屆世界盃,韓、日、美都成功打入正賽16強,中國隊不單小組賽止步,而且一球未進。有刻薄的中國媒體挖苦說,四年前是圓了世界盃的“初夜”,但未能給國人帶來“高潮”,“過把癮就死”。反觀昔日手下敗將日本,與中國幾乎同一時候開展職業足球,十年內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冠軍和世界二流強隊,奪得世青賽亞軍和進入世界盃16強,甚至擊敗過世界冠軍巴西隊。

  日本人充分尊重“洋教頭”和外援球員,從少年訓練系統開始全心學習巴西球風。中國人對施拉普納、霍頓、米盧、阿裏漢等洋教頭總是充滿猜忌遲疑,在歐陸和拉丁美洲打法之間不停搖擺。 

  清朝尋求富國強兵,今日中國人追求足球強國夢,在時空上竟有相似之處。

  本屆世界盃已開幕,中國人是準備一邊享受啤酒下肚的暢快淋漓,一邊看著別國球隊的熱鬧?還是拿起冰塊放在額頭想想:重金禮聘荷蘭神奇教練希丁克執教國家隊,邀請前世界足球先生齊達內加入中超球會,中國足球能脫胎換骨?

  難不成又要靠龐大人口裝扮起來的市場魅力,換取世界盃主辦權,從而獲得中國男足在下一屆世界盃正賽亮相資格?

CNML格式】 【 】 【打 印】